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体育论文

梳理、比较及反思:上海市体育中考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前言第11-12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页
2 相关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第12-21页
    2.1 概念界定第12-13页
    2.2 文献综述第13-21页
        2.2.1 国内相关研究第13-18页
        2.2.2 国外相关研究第18-20页
        2.2.3 目前研究存在问题及不足第20-21页
3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21-22页
    3.1 研究对象第21页
    3.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3.2.1 文献资料法第21页
        3.2.2 数理统计法第21-22页
        3.2.3 访谈法第22页
        3.2.4 比较分析法第22页
4 背景及语境:全国及上海市体育中考的发展及变迁第22-30页
    4.1 全国体育中考发展进程第22-25页
        4.1.1 尝试与试验阶段(1979-1996)第22-24页
        4.1.2 改革与发展阶段(1997-2005)第24-25页
        4.1.3 全面实施与深化阶段(2006-)第25页
    4.2 上海市体育中考变迁第25-30页
        4.2.1 总分分值的变化第25-26页
        4.2.2 统测考试内容及形式演变第26-27页
        4.2.3 日常考核内容及分值变迁第27-29页
        4.2.4 特殊学生成绩评定方法变化第29-30页
5 上海市体育中考日常考核相关问题第30-40页
    5.1 日常考核分值、内容及评价标准的变化第30-34页
        5.1.1 日常考核分值变化第30-31页
        5.1.2 日常考核具体内容及评价标准的变化第31-34页
    5.2 日常考核中出现的问题第34-35页
        5.2.1 作为评价的功能被弱化第34页
        5.2.2 难以回避的“平均主义”第34页
        5.2.3 无法形成闭环,缺乏反馈第34-35页
    5.3 关于日常考核的思考第35-39页
        5.3.1 上海市与全国其它地市体育中考评分方式的比较第35-36页
        5.3.2 从教育评价视角审视日常考核第36-38页
        5.3.3 日常考核的现实价值第38-39页
    5.4 关于日常考核的改革建议第39-40页
        5.4.1 提高日常考核的评分标准第39页
        5.4.2 完善对日常考核程序的监督第39-40页
6 上海市体育中考统测方法及内容第40-48页
    6.1 统测方法第40-44页
        6.1.1 上海市体育中考统测方法的变迁第40-41页
        6.1.2 上海市与全国其它地市体育中考统测方式比较第41-42页
        6.1.3 不同考试方法利弊分析第42-44页
    6.2 统测内容第44-48页
        6.2.1 上海市体育中考统测内容的变迁第44-45页
        6.2.2 上海市体育中考统测项目与全国其它地市的比较第45页
        6.2.3 上海市体育中考统测中的问题第45-47页
        6.2.4 上海市体育中考统测内容修改建议第47-48页
7 上海市体育中考分数设置第48-52页
    7.1 上海市体育中考总分及其所占中考总分比值与全国各地市的比较第48-50页
        7.1.1 直辖市之间的体育中考总分、占中考总分比例的比较第48-49页
        7.1.2 上海市与全国其它地市体育中考总分的比较第49-50页
        7.1.3 上海市与全国其它地市体育中考分数占中考总分数比例的比较第50页
    7.2 上海市初中体育课程与其它科目课程设置及中考分数的比较第50-52页
        7.2.1 上海市初中体育与其它科目课时安排对比第50-51页
        7.2.2 上海市体育与其它中考科目课时量及分数对比第51-52页
8 上海市体育中考对特殊学生群体的处置第52-61页
    8.1 残疾学生免修、免考问题第52-58页
        8.1.1 上海市残疾学生成绩的计算方法及与全国其它地市的比较第52-54页
        8.1.2 关于残疾学生计满分的思考第54-57页
        8.1.3 残疾学生成绩计算的改革意见第57-58页
    8.2 伤、病学生免考问题第58-61页
        8.2.1 上海市体育中考伤、病学生成绩计算办法第58-60页
        8.2.2 上海市与全国其它地市体育中考伤、病政策的比较第60-61页
9 结论与建议第61-64页
    9.1 结论第61-62页
    9.2 建议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附件第67-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大负荷强度下初中体育课不同体能练习手段的负荷量标准探究
下一篇:中职音乐校本教材开发及应用研究--以济南艺术学校声乐校本教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