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前人研究的文献综述与本文的研究对象 | 第9-1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1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11-12页 |
(三)访谈法 | 第12页 |
(四)比较分析法 | 第12页 |
三、调查对象 | 第12-13页 |
(一)问卷调查对象 | 第12页 |
(二)访谈调查对象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家塾概述 | 第13-24页 |
一、家塾变迁 | 第13-15页 |
二、家塾与塾师 | 第15-16页 |
三、塾师对现代语文教师的影响与承递 | 第16-20页 |
(一)尊师重教 | 第16-17页 |
(二)择师之要 | 第17-18页 |
(三)师不宜轻换 | 第18页 |
(四)“打板”教学的理性思考 | 第18-20页 |
四、明清家塾教材对现代小学语文读写教材选本的影响 | 第20-22页 |
(一)明清家塾教材改良 | 第20页 |
(二)泥而不滓的家塾教材 | 第20-21页 |
(三)觅书宜请教高明 | 第21-22页 |
五、家塾塾规对现代小学班风文化建设的启示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家塾教学对现代小学语文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启示 | 第24-31页 |
一、重视识字教学,引导激趣 | 第24-25页 |
二、重视书写训练,勤摹多写 | 第25-27页 |
(一)培养学生正确书写习惯,悉心指导 | 第25-27页 |
(二)注意把握学生练字时间,强化记忆 | 第27页 |
三、重视习字环境创设,专笃静气 | 第27-29页 |
(一)小班教学,创设习字环境 | 第27-28页 |
(二)家校互通,共担教习重任 | 第28-29页 |
四、重视书法艺术培养,自然入妙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家塾教学对现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 第31-40页 |
一、讲书复书,多维互动 | 第31-33页 |
二、分层阅读,循序渐进 | 第33-34页 |
(一)幼童读文,贵分层次 | 第33-34页 |
(二)学程有序,有章可循 | 第34页 |
三、背书温书,有效监督 | 第34-36页 |
四、读写结合,扩充才思 | 第36-38页 |
(一)熟读深思,流畅笔机 | 第36-37页 |
(二)多做批注,互相指点 | 第37-38页 |
五、良师益友,互帮互学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家塾教学对现代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影响 | 第40-46页 |
一、“歌诗”教学,创美育课堂,朗朗吟诵,参书院精神 | 第40-42页 |
(一)朗读是激情的教学艺术 | 第40-41页 |
(二)朗读是最好的教学语言 | 第41-42页 |
二、平仄相调,培养语感 | 第42-43页 |
三、品古风雅韵,诵国学经典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A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历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