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 VPS脑区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 第12-13页 |
2 锥体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的差异 | 第13-16页 |
2.1 锥体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功能差异 | 第14-15页 |
2.2 锥体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的结构差异 | 第15页 |
2.3 锥体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的反应特性差异 | 第15-16页 |
3 自身运动感知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9-37页 |
1 实验动物的购置和饲养 | 第19页 |
2 实验动物的训练 | 第19-29页 |
2.1 实验动物的基本训练 | 第19-21页 |
2.2 实验动物的实验相关任务训练 | 第21-29页 |
3 实验动物的手术以及日常护理 | 第29-32页 |
3.1 头部固定树脂帽安装手术 | 第29-31页 |
3.2 巩膜眼线圈安装手术 | 第31-32页 |
3.3 日常护理 | 第32页 |
4 电生理记录 | 第32-35页 |
4.1 记录条件 | 第32-34页 |
4.2 记录准备工作 | 第34页 |
4.3 电生理记录过程 | 第34-35页 |
5 数据分析 | 第35-37页 |
5.1 细胞分类 | 第35页 |
5.2 方向偏好性计算 | 第35-36页 |
5.3 方向辨别指数(DDI)的计算 | 第36页 |
5.4 心理物理曲线测定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37-58页 |
1 中间神经元和锥体神经元的分类 | 第37-38页 |
2 中间神经元和锥体神经元的基本放电特征比较 | 第38-39页 |
2.1 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的比较 | 第38-39页 |
3 中间神经元和锥体神经元反应的时空特性比较 | 第39-53页 |
3.1 神经元时程上调控的比较 | 第41-43页 |
3.2 神经元的群体朝向偏好 | 第43-44页 |
3.3 神经元方向辨别能力特性的比较 | 第44-46页 |
3.4 神经元峰值反应时刻的比较 | 第46-47页 |
3.5 多模态神经元的组成及时空反应特性比较 | 第47-53页 |
4 不同类型的VPS细胞在朝向认知中的作用 | 第53-58页 |
4.1 朝向辨别任务 | 第54-55页 |
4.2 多感觉适应任务 | 第55-58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8-63页 |
第五章 文献综述 | 第63-74页 |
1 锥体神经元与中间神经元形态结构以及分布的比较 | 第63-68页 |
2 锥体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发育起源的比较 | 第68-70页 |
3 锥体神经元与中间神经元功能作用以及电生理等特性的比较 | 第70-72页 |
4 研究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