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9-14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1.理论价值第9页
        2.实践意义第9-10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2.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 创新之处第12页
    (四) 研究方法第12-14页
一、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概述第14-18页
    (一) 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内涵第14-15页
    (二) 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作用第15-16页
    (三) 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特点第16-18页
二、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意义及有利条件第18-21页
    (一) 思想政治课中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意义第18-20页
        1.有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第18页
        2.有利于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第18-19页
        3.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第19页
        4.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第19-20页
        5.有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第20页
    (二) 思想政治课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教育的有利条件第20-21页
        1.教学基础: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要求第20页
        2.情感基础:高中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荣誉感第20-21页
        3.历史基础与政策支持第21页
三、思想政治课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现状与分析第21-27页
    (一) 思想政治课中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现状第21-25页
        1.已取得的成果第21-24页
        2.存在的问题第24-25页
    (二) 出现问题的原因第25-27页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培养路径第27-35页
    (一) 转变教学观念,提高理论认识第27-29页
        1.更新教学理念第27页
        2.提高教学理论素养第27-28页
        3.形成批判精神第28页
        4.加强教学交流第28-29页
    (二) 落实教学目标,定位课堂内容第29-31页
        1.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第29-30页
        2.准确把握重难点第30-31页
    (三) 活用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第31-33页
        1.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自觉主动精神第31页
        2.善用情境体验法,创设生动情境第31-32页
        3.活用探究式教学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第32-33页
    (四) 完善教学评价,提高课堂效率第33-35页
        1.评价主体多元化第33页
        2.评价内容多样性第33-35页
结语第35-36页
注释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1页
附录第41-4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第43-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口语构思对初中生英语口语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基于范希尔几何思维水平的立体几何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