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刑事和解制度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1 引言第8-10页
    1.1 选题背景第8页
    1.2 选题意义第8页
    1.3 研究现状第8-10页
2 刑事和解制度概述第10-15页
    2.1 刑事和解的内涵及特征第10-12页
        2.1.1 刑事和解的内涵第10页
        2.1.2 刑事和解的特征第10-12页
    2.2 刑事和解制度的历史沿革第12-13页
        2.2.1 刑事和解制度的兴起第12页
        2.2.2 刑事和解制度的发展第12-13页
    2.3 刑事和解的价值功用第13-15页
        2.3.1 刑事和解的社会价值第13页
        2.3.2 刑事和解的效益价值第13-15页
3 构建中国刑事和解制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第15-19页
    3.1 构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重要性分析第15-16页
        3.1.1 维系和谐社会需要刑事和解制度第15页
        3.1.2 贯彻宽严相济政策需要刑事和解制度第15-16页
        3.1.3 刑事和解顺应了司法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第16页
    3.2 构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可行性分析第16-19页
        3.2.1 深厚的“和合”思想文化的支撑第16-17页
        3.2.2 与罪刑法定原则相契合第17-18页
        3.2.3 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的总结第18-19页
4 西方国家刑事和解制度的发展第19-22页
    4.1 英美法系国家的发展概况第19-20页
    4.2 大陆法系国家的发展概况第20-22页
5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发展近况及所存在缺陷第22-32页
    5.1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发展现状第22-25页
        5.1.1 刑事和解制度的法律依据现状第22页
        5.1.2 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现状第22-23页
        5.1.3 刑事和解的处理模式第23-25页
        5.1.4 刑事和解制度的实务效果第25页
    5.2 我国刑事和解制度所面临的现实困境第25-32页
        5.2.1 立法缺乏协调性第26-27页
        5.2.2 对刑事和解程序的规定缺乏合理操作性第27-28页
        5.2.3 适用范围过于狭窄第28-29页
        5.2.4 缺乏必要的后续监督保障机制第29-30页
        5.2.5 和解协议书效力不明确第30-32页
6 完善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建议第32-37页
    6.1 不断完善立法和司法解释使之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第32页
    6.2 适当拓宽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第32-34页
    6.3 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机制第34页
    6.4 对和解协议的效力作出进一步明确规定第34-36页
    6.5 健全和完善刑事和解法律监督机制第36-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0-41页
致谢第41-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警察出庭作证制度及其完善
下一篇:论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