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47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7-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8-2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7页 |
1.2.3 小结 | 第27-28页 |
1.3 贾湖遗址研究现状 | 第28-35页 |
1.3.1 贾湖遗址的发现与研究 | 第28-32页 |
1.3.2 贾湖遗址的年代 | 第32-33页 |
1.3.3 贾湖遗址周边的地理环境 | 第33-34页 |
1.3.4 贾湖遗址石制品的研究现状 | 第34-35页 |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35-36页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36-38页 |
1.5.1 操作链分析 | 第36-37页 |
1.5.2 实验考古 | 第37页 |
1.5.3 产地研究 | 第37-38页 |
1.5.4 功能分析 | 第38页 |
1.6 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7页 |
第2章 贾湖遗址石器组合的分类和特征 | 第47-63页 |
2.1 石制品分类的目标和原则 | 第47-49页 |
2.2 贾湖石器的分类和器物特征 | 第49-62页 |
2.2.1 贾湖遗址石器的分类 | 第49-50页 |
2.2.2 贾湖遗址石制品特征 | 第5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
第3章 贾湖石器的技术工艺研究 | 第63-85页 |
3.1 石器生产的一般步骤 | 第63-65页 |
3.2 贾湖石器的生产技术 | 第65-73页 |
3.2.1 石器制作技术分析 | 第65-70页 |
3.2.2 石器标本制作分析 | 第70-73页 |
3.3 石器技术的参数分析 | 第73-83页 |
3.3.1 石铲标本的参数分析 | 第74-76页 |
3.3.2 石刀标本的参数分析 | 第76-78页 |
3.3.3 石斧标本的参数分析 | 第78-80页 |
3.3.4 石锛标本的参数分析 | 第80-82页 |
3.3.5 小结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第4章 贾湖遗址石制品原料的来源研究 | 第85-101页 |
4.1 贾湖石制品的原料种类 | 第86-90页 |
4.2 石料与器物类型的关系 | 第90-91页 |
4.3 贾湖周边石料分布情况及地质调查 | 第91-93页 |
4.4 先民对石料的开发利用特点 | 第93-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1页 |
第5章 贾湖遗址石器的功能研究 | 第101-137页 |
5.1 相关理论和工作方法 | 第101-104页 |
5.1.1 微痕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 第101-104页 |
5.1.2 残留物分析方法 | 第104页 |
5.2 贾湖遗址石器的微痕分析 | 第104-127页 |
5.2.1 模拟实验与微痕观察 | 第105-114页 |
5.2.2 考古标本使用痕迹的观察与功能的推定 | 第114-124页 |
5.2.3 石器功能的判断 | 第124-126页 |
5.2.4 小结 | 第126-127页 |
5.3 贾湖遗址石器的淀粉粒分析 | 第127-131页 |
5.3.1 材料与方法 | 第127-128页 |
5.3.2 实验结果 | 第128-130页 |
5.3.3 讨论与结论 | 第130-131页 |
5.4 生产工具所反映的生业经济形态 | 第131-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37页 |
第6章 贾湖遗址与相关遗存石器工业的比较研究 | 第137-161页 |
6.1 贾湖遗址的石器工业 | 第137页 |
6.2 相关遗存石器工业的比较 | 第137-157页 |
6.2.1 同时期其它区域的石器工业 | 第137-152页 |
6.2.2 该区域较早阶段遗存的石器工业 | 第152-157页 |
6.3 贾湖遗址石器工业与周边遗存石器工业的异同和联系 | 第157-159页 |
参考文献 | 第159-161页 |
第7章 结论 | 第161-165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61-163页 |
7.2 问题与展望 | 第163-165页 |
附图图版 | 第165-171页 |
致谢 | 第171-17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73-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