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第13-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国内外水权制度的变革 | 第16-34页 |
2.1 水权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22页 |
2.1.1 水权 | 第16-18页 |
2.1.2 水权市场含义 | 第18-19页 |
2.1.3 水权制度 | 第19页 |
2.1.4 水权的特征 | 第19-21页 |
2.1.5 水权市场特征 | 第21-22页 |
2.2 水权市场的经济学基础 | 第22-25页 |
2.3 国外水权交易市场的演进 | 第25-30页 |
2.4 国内水权交易市场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 第30-33页 |
2.5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呼和浩特水权市场构建的环境分析 | 第34-45页 |
3.1 呼和浩特市概况 | 第34-35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34页 |
3.1.2 地形地貌 | 第34页 |
3.1.3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4页 |
3.1.4 气候条件 | 第34-35页 |
3.1.5 国民经济 | 第35页 |
3.2 呼和浩特市水资源概况 | 第35-37页 |
3.2.1 河流水系 | 第35-36页 |
3.2.2 水资源量情况 | 第36-37页 |
3.2.3 水环境情况 | 第37页 |
3.3 呼和浩特水权市场构建的环境分析 | 第37-45页 |
3.3.1 政策环境分析 | 第37-40页 |
3.3.2 经济环境分析 | 第40-42页 |
3.3.3 技术环境分析 | 第42-43页 |
3.3.4 社会环境分析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呼和浩特水权市场构建目标 | 第45-52页 |
4.1 水权市场经济政策任务 | 第45-48页 |
4.1.1 水权市场经济政策的特征 | 第45页 |
4.1.2 水权市场经济政策的任务 | 第45-46页 |
4.1.3 水权市场经济政策目标的手段 | 第46-48页 |
4.1.4 水权市场经济政策配套工作 | 第48页 |
4.2 水权市场问题分析 | 第48-51页 |
4.2.1 水权市场交易外部性问题 | 第48-50页 |
4.2.2 效率与公平问题 | 第50-51页 |
4.3 水权流转与水市场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呼和浩特市水权水市场的构建 | 第52-77页 |
5.1 呼和浩特水权水市场构建任务 | 第52页 |
5.2 呼和浩特市水权水市场现状分析 | 第52-54页 |
5.2.1 呼和浩特的现行水权制度 | 第52-53页 |
5.2.2 存在问题 | 第53-54页 |
5.3 水权市场建立 | 第54-59页 |
5.3.1 水权交易市场的培育和建立 | 第57-58页 |
5.3.2 建立水权交易市场是优化水资源配置的理想的机制 | 第58-59页 |
5.4 水权市场内部组织结构建设 | 第59-62页 |
5.4.1 水权市场主体的确定 | 第59-61页 |
5.4.2 水权市场建设中政府的角色和作用 | 第61-62页 |
5.5 水权市场构成图 | 第62-64页 |
5.6 运行及管理 | 第64-73页 |
5.6.1 初始水权分配理论体系 | 第64-67页 |
5.6.2 水权转让价格分析 | 第67-69页 |
5.6.3 运行与管理模式 | 第69-72页 |
5.6.4 水权交易的层次性分析 | 第72-73页 |
5.7 保障措施 | 第73-77页 |
5.7.1 建立健全水权市场规章制度 | 第73-74页 |
5.7.2 完善水权统一管理机制 | 第74页 |
5.7.3 完善水利工程 | 第74-75页 |
5.7.4 建设数字呼和浩特 | 第75页 |
5.7.5 建立水权市场交易平台 | 第75-76页 |
5.7.6 建立水权市场交易规则 | 第76-7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7-80页 |
6.1 结论 | 第77页 |
6.2 建议 | 第77-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