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1.1 网络、网络舆论及网络舆论引导 | 第8-9页 |
1.1.2 我国地方新闻门户网站与网络舆论 | 第9页 |
1.2 本文的研究目标、对象及方法 | 第9-11页 |
1.2.1 本文的研究目标 | 第9-10页 |
1.2.2 本文的研究对象 | 第10页 |
1.2.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网络舆论引导的基本理论 | 第11-19页 |
2.1 网络舆论的概念、特征及发展趋势 | 第11-14页 |
2.1.1 网络舆论的概念 | 第11页 |
2.1.2 网络对舆论的影响 | 第11-12页 |
2.1.3 网络舆论的传播平台与影响方式 | 第12页 |
2.1.4 网络舆论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 第12-13页 |
2.1.5 网络舆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 第13-14页 |
2.1.6 分析样本所处地域重庆的网络舆论现状 | 第14页 |
2.2 网络舆论引导的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2.2.1 知情权 | 第14-15页 |
2.2.2 危机沟通理论 | 第15-16页 |
2.2.3 公共治理理论 | 第16-17页 |
2.3 网络舆论引导的内容、方式和意义 | 第17-19页 |
2.3.1 网络舆论引导的对象及内容 | 第17-18页 |
2.3.2 网络运论引导的方式 | 第18-19页 |
2.3.3 网络舆论引导的意义 | 第19页 |
第三章 地方新闻门户网站的舆论角色 | 第19-24页 |
3.1 地方新闻门户网站的概念 | 第19-21页 |
3.1.1 地方新闻门户网站的定义 | 第19页 |
3.1.2 地方新闻门户网站的定位和特征 | 第19-21页 |
3.2 地方新闻门户网站的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 | 第21-22页 |
3.3 本文研究样本重庆地方新闻门户网站华龙网的基本情况 | 第22-24页 |
3.3.1 华龙网基本情况 | 第22页 |
3.3.2 华龙网的定位及特征及基本运作方式 | 第22-24页 |
第四章 地方新闻门户网站与网络舆论引导 | 第24-37页 |
4.1 从二则案例看地方新闻门户网站应对网络舆论事件的做法 | 第24-26页 |
4.1.1 重庆出租车停运事件 | 第24-25页 |
4.1.2 李庄案件 | 第25-26页 |
4.2 地方新闻门户网站在网络舆论引导中的积极作用 | 第26-33页 |
4.2.1 运用“议程设置”理论,引导舆论走向 | 第26-27页 |
4.2.2 运用“沉默的螺旋”理论,防止舆论一边倒 | 第27-29页 |
4.2.3 运用“二级传播理”论充分发挥“舆论领袖”的作用 | 第29-30页 |
4.2.4 运用“培养”理论培养公众对舆论的共识 | 第30-31页 |
4.2.5 运用“组织传播理论”协调国内外舆论 | 第31-33页 |
4.3 地方新闻门户网站在网络舆论引导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 第33-35页 |
4.3.1 外部因素 | 第33-34页 |
4.3.2 内部因素 | 第34-35页 |
4.4 提升地方新闻门户网站在网络舆论引导中的作用的几点建议 | 第35-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