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3-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1页 |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9-10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一、文献分析法 | 第10页 |
二、比较法 | 第10页 |
三、系统分析法 | 第10-11页 |
第二章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公共政策的理论研究 | 第11-17页 |
第一节 创业带动就业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 | 第11-13页 |
一、创业的定义 | 第11-12页 |
二、创业对就业的贡献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政府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理论研究 | 第13-17页 |
一、创业政策的含义 | 第13-14页 |
二、政府制定创业政策的必要性 | 第14页 |
三、政府制定公共创业政策的正当性 | 第14-15页 |
四、创业公共政策的类型 | 第15-17页 |
第三章 上海市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现状和问题 | 第17-31页 |
第一节 上海市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沿革 | 第17-18页 |
第二节 上海市鼓励创业带动就业三年计划 | 第18-28页 |
一、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 | 第18-19页 |
二、促进创业政策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实施效果分析 | 第19-24页 |
三、关于上海市创业服务体系的健全和服务效果 | 第24-26页 |
四、创业氛围的营造及效果 | 第26-27页 |
五、总体评价 | 第27-28页 |
第三节 上海市创业环境的指标调查情况 | 第28-29页 |
一、整体创业活动率和意向创业活动率指标 | 第28-29页 |
二、创业环境评价指标 | 第29页 |
第四节 上海促进创业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 第29-31页 |
一、创业成本高、融资难、能力弱的问题依然存在 | 第29-30页 |
二、“政府、社会、市场”的整体协同效应还未充分发挥 | 第30页 |
三、促进创业的政策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梳理、调整和完善 | 第30-31页 |
四、开业指导服务工作上存在不足 | 第31页 |
第四章 国内外扶持创业促进就业的实践综述 | 第31-37页 |
第一节 国外部分地区扶持创业的做法 | 第31-34页 |
一、美国 | 第31-33页 |
二、德国 | 第33页 |
三、日本 | 第33-34页 |
四、其他 | 第34页 |
第二节 国内部分地区扶持创业的做法 | 第34-35页 |
一、苏南模式 | 第34页 |
二、温州 | 第34-35页 |
三、深圳 | 第35页 |
四、香港 | 第35页 |
第三节 国内外创业扶持措施的比较评价 | 第35-37页 |
一、在政府定位方面 | 第35-36页 |
二、在创业文化培养方面 | 第36页 |
三、在融资支持方面 | 第36-37页 |
四、在创业服务体系方面 | 第37页 |
第五章 对改进创业带动就业相关政策措施的建议 | 第37-43页 |
第一节 改善创业组织的融资环境 | 第37-38页 |
一、通过加大投入、整合资金,建立健全创业融资扶持链 | 第37-38页 |
二、通过扩大网点、简化手续、贷款公司试点等,建立融资扶持的便捷通道 | 第38页 |
三、通过分账考核、上浮利率、费用补贴等,提高金融机构开展小额贷款业务的积极性 | 第38页 |
第二节 增加场地供应量,合理开发创业园区 | 第38-39页 |
一、增加“适用”场地的供应量 | 第38-39页 |
二、在创业租金方面 | 第39页 |
三、扶持发展各类创业园区 | 第39页 |
第三节 调整创业扶持政策,实现渐退型扶持 | 第39-41页 |
第四节 加强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 | 第41-42页 |
第五节 充分挖掘社会力量健全创业服务体系 | 第42-43页 |
一、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对各类中介机构的培育 | 第42页 |
二、支持官办或民办中介机构,为创业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 第42页 |
三、完善一个创业市场导向信息发布机制 | 第42-43页 |
四、发展一批创业者行业自律组织 | 第43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43-44页 |
一、本次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第43页 |
二、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