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前言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研究方法与理论工具及创新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第15-16页 |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16-17页 |
2. 可转换债券融资的特征和市场状况 | 第17-28页 |
·可转换债券的经济特性 | 第17-21页 |
·可转换债券的分类 | 第17-18页 |
·可转换债券的基本要素 | 第18-20页 |
·可转换债券的经济特性 | 第20-21页 |
·可转换债券的市场发展状况 | 第21-28页 |
·国际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 | 第21-23页 |
·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状况 | 第23-28页 |
3. 可转换债券融资的财务优势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 第28-34页 |
·从稀释与税盾效应分析可转换债券的股东收益 | 第28-29页 |
·从融资成本分析可转债融资的财务优势 | 第29-32页 |
·从风险方面分析可转换债券财务效应 | 第32-34页 |
4. 可转换债券融资的财务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34-48页 |
·不同融资方式下股东收益的实证分析 | 第34-38页 |
·南山融资稀释效应分析 | 第34-35页 |
·南山融资债务因素分析(税盾效应和利息支出) | 第35-37页 |
·南山不同融资方式下每股收益差异分析 | 第37-38页 |
·从融资成本分析可转债融资动机 | 第38-43页 |
·样本选取 | 第38-39页 |
·相关变量的计算 | 第39-41页 |
·再融资成本测算结果 | 第41-43页 |
·从风险方面分析可转换债券的融资优势 | 第43-48页 |
·样本选择 | 第43-44页 |
·时间窗的确定 | 第44页 |
·超额收益率的计算方法 | 第44页 |
·结果分析 | 第44-48页 |
5. 本文结论及改进之处 | 第48-51页 |
·本文结论 | 第48-49页 |
·文章结论与现实的矛盾 | 第49-50页 |
·改进之处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