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15-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主要创新点 | 第16页 |
1.3.3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6-19页 |
第2章 高速公路改扩建决策相关理论概述 | 第19-33页 |
2.1 综合交通运输 | 第19-24页 |
2.1.1 综合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 | 第19页 |
2.1.2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概述 | 第19-20页 |
2.1.3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 第20-24页 |
2.1.4 综合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 第24页 |
2.2 高速公路改扩建 | 第24-26页 |
2.2.1 高速公路改扩建定义 | 第24-25页 |
2.2.2 高速公路改扩建影响因素概述 | 第25-26页 |
2.3 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理论概述 | 第26-27页 |
2.3.1 交通区位 | 第26页 |
2.3.2 节点重要度理论 | 第26-27页 |
2.4 模糊聚类分析法 | 第27-28页 |
2.5 双规划模型 | 第28-30页 |
2.5.1 双层规划背景介绍 | 第28-29页 |
2.5.2 双层规划模型基本形式 | 第29页 |
2.5.3 双层规划的特点分析 | 第29-30页 |
2.6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 | 第30-33页 |
2.6.1 遗传算法及其局限性 | 第30-31页 |
2.6.2 模拟退火算法 | 第31页 |
2.6.3 遗传模拟退火算法 | 第31-33页 |
第3章 高速公路改扩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3-37页 |
3.1 高速公路改扩建发展现状 | 第33-34页 |
3.1.1 高速公路改扩建需求剧增 | 第33页 |
3.1.2 高速公路改扩建形式相对确定 | 第33页 |
3.1.3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关键技术相对成熟 | 第33-34页 |
3.2 高速公路改扩建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3.2.1 改扩建决策时未考虑铁路/航空等其它交通运输方式协调最优 | 第34页 |
3.2.2 改扩建项目经济评价时未考虑沉没成本 | 第34-35页 |
3.2.3 改扩建决策前未进行长期/固定交通量观测 | 第35页 |
3.2.4 改扩建项目决策未加入环境影响量化指标 | 第35-36页 |
3.2.5 改扩建安全性评价未考虑人/车对改扩建高速公路的安全影响 | 第36-37页 |
第4章 基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高速公路改扩建决策模型 | 第37-53页 |
4.1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下高速公路改扩建决策原则 | 第37页 |
4.2 高速公路改扩建决策宏观影响因素 | 第37-39页 |
4.3 高速公路改扩建决策微观影响因素 | 第39-42页 |
4.3.1 项目土地成本(机会成本) | 第39-40页 |
4.3.2 项目成本(建设和维护) | 第40-41页 |
4.3.3 线路效率 | 第41页 |
4.3.4 运输费用 | 第41-42页 |
4.4 节点重要度计算与聚类分析 | 第42-45页 |
4.4.1 线路节点选择原则 | 第42-43页 |
4.4.2 线路节点聚类分析原则 | 第43页 |
4.4.3 线路节点重要度计算 | 第43-44页 |
4.4.4 线路节点的类聚分析 | 第44-45页 |
4.5 高速公路改扩建双层规划模型的建立 | 第45-50页 |
4.5.1 双层规划模型目标函数确定 | 第46-47页 |
4.5.2 双层规划模型约束条件 | 第47-48页 |
4.5.3 高速公路改扩建双层规划模型 | 第48-50页 |
4.6 高速公路改扩建双层规划模型的求解 | 第50-53页 |
4.6.1 采用相继平均法求解下层模型 | 第50-51页 |
4.6.2 采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求解上层模型 | 第51-53页 |
第5章 高速公路改扩建决策模型实证研究 | 第53-66页 |
5.1 长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概况 | 第53-56页 |
5.2 项目地理位置及经济影响区 | 第56页 |
5.3 线路网络现状 | 第56-61页 |
5.3.1 综合交通运输现状 | 第56-57页 |
5.3.2 公路网现状 | 第57-61页 |
5.4 项目影响区交通运输发展特点与趋势 | 第61页 |
5.5 线路节点选择 | 第61-62页 |
5.6 节点重要度的计算 | 第62页 |
5.7 运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求解高速公路改扩建双层规划模型 | 第62-65页 |
5.8 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7页 |
6.1 结论 | 第66页 |
6.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