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的高频因素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导论第8-12页
    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2 研究框架第9-11页
    1.3 文章的创新点第11-12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2-18页
    2.1 传统金融学对封闭式基金折价的解释第12-13页
        2.1.1 净资产偏差第12-13页
        2.1.2 代理成本第13页
    2.2 行为金融学对封闭式基金折价的解释第13-15页
    2.3 基于市场因素对封闭式基金折价的解释第15-18页
第三章 我国封闭式基金市场概况第18-29页
    3.1 我国封闭式基金的发展第18页
    3.2 我国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的比较第18-20页
    3.3 封闭式基金折价阶段分析第20-21页
    3.4 我国封闭式基金的数据特征第21-29页
        3.4.1 我国现存封闭式基金的基本信息第21-22页
        3.4.2 封闭式基金折价序列的单位根检验第22-23页
        3.4.3 我国封闭式基金的自相关性检验第23-26页
        3.4.4 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数据的相关性分析第26-27页
        3.4.5 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数据的统计特征第27-29页
第四章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实证分析第29-35页
    4.1 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简介第29-30页
        4.1.1 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建模方法第29-30页
    4.2 变量的选取第30-31页
    4.3 实证分析第31-34页
        4.3.1 交叉有效性及精度分析第31-32页
        4.3.2 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作用分析: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IP第32-33页
        4.3.3 组间变量的相关关系结构和成分分析第33-34页
    4.4 模型预测第34-35页
第五章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分阶段实证分析第35-45页
    5.1 第一阶段的实证分析第35-39页
        5.1.1 交叉有效性及精度分析第35-36页
        5.1.2 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作用分析: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IP第36-37页
        5.1.3 组间变量的相关关系结构和成分分析第37-38页
        5.1.4 模型预测第38-39页
    5.2 第二阶段的实证分析第39-42页
        5.2.1 交叉有效性及精度分析第39-40页
        5.2.2 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作用分析: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IP第40页
        5.2.3 组间变量的相关关系结构和成分分析第40-41页
        5.2.4 模型预测第41-42页
    5.3 实证结果比较第42-45页
第六章 结论第45-47页
    6.1 主要结论第45-46页
    6.2 本文的不足和可能的后续研究方向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附录第49-55页
后记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Boussinesq方程及其耦合方程组的孤波解与周期波解研究
下一篇: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沪港美股市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多元GARCH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