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中国城市规划及建设论文

北京市通州新城总体规划评估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目录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的背景第10-12页
        1.1.1 城市规划实施后进行评估可以提高规划编制和实施水平第10页
        1.1.2 城市规划实施评估目前仍没有一种广泛认可的方法第10-11页
        1.1.3 相关法律强调规划评估的必要性第11-12页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第12页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12-16页
第2章 国内外规划实施评估理论与实践综述第16-26页
    2.1 国外规划实施评估理论与实践综述第16-19页
        2.1.1 国外对规划实施结果的评估第16-17页
        2.1.2 国外对规划实施过程的评估第17-19页
    2.2 国内规划实施评估理论与实践综述第19-25页
        2.2.1 理论研究第19-20页
        2.2.2 实践研究第20-25页
    2.3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城市总规实施评估体系的主要内容第26-35页
    3.1 城市总体规划评估的原则第26-28页
    3.2 评估的内容第28页
        3.2.1 规划实施过程的评估第28页
        3.2.2 规划实施结果的评估第28页
    3.3 评估侧重点第28-30页
        3.3.1 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第29页
        3.3.2 土地使用的评估第29页
        3.3.3 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第29-30页
        3.3.4 实施机制分析第30页
    3.4 总体规划评估方法一:指标体系法第30-31页
        3.4.1 评估层次第30页
        3.4.2 评估指标量化第30-31页
        3.4.3 指标比例确定第31页
    3.5 总体规划评估方法二:指标对比评估法第31-33页
        3.5.1 评估城市总体规划实施阶段城市各项工程的建设情况第32页
        3.5.2 对比分析现状各类城市发展数据总量与需求和规划目标的关系第32-33页
        3.5.3 对比分析各类设施人均占有量与相关标准的关系第33页
        3.5.4 城市相关发展数据与同类型的城市比较第33页
        3.5.5 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规划编制的差异性第33页
    3.6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4章 通州新城总规实施评估的特殊性与评估框架第35-43页
    4.1 基于通州特殊性而进行的城市规划评估第35-38页
        4.1.1 通州新城的发展机遇第36页
        4.1.2 通州新城发展的政策背景第36页
        4.1.3 通州新城的区位特殊性第36-37页
        4.1.4 通州新城总体规划编制以及通州新城定位的特殊性第37-38页
    4.2 通州新城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方法框架第38-42页
        4.2.1 评估框架的构架和评估方法的选取第38-41页
        4.2.2 评估重点第41-42页
    4.3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5章 通州新城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第43-84页
    5.1 通州新城规划体系第43页
    5.2 产业规划对通州新城的影响第43-51页
    5.3 用地规划实施情况评估第51-56页
    5.4 人口增长城市规模扩张的评估第56-57页
    5.5 社会事业公用设施发展情况第57-71页
    5.6 生态环境制约通州新城发展第71-75页
    5.7 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第75-78页
    5.8 通州新城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结论以及通州下一步发展策略第78-83页
        5.8.1 明确城市功能定位第78-79页
        5.8.2 强化产业发展格局第79-80页
        5.8.3 建立人口与用地调控制度第80-81页
        5.8.4 优化用地结构第81页
        5.8.5 建设生态宜居的文明城市第81-82页
        5.8.6 建立集约高效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第82页
        5.8.7 完善生命线工程与城市空间建设的衔接第82-83页
    5.9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6章 通州新城总规实施的评估过程以及实施的建议第84-91页
    6.1 通州新城总规评估实施过程的反思与总结第84页
    6.2 通州新城总规评估实施机制的反思与总结第84-85页
    6.3 通州总规实践评价分析第85-86页
        6.3.1 城市定位和发展的不断变化第85-86页
        6.3.2 规划编制的缺陷第86页
        6.3.3 体制管理有待提升第86页
        6.3.4 公众参与不足第86页
        6.3.5 相关政策不完善第86页
    6.4 通州新城总体规划实施机制分析第86-87页
        6.4.1 从区域层面明确通州新城定位第86页
        6.4.2 体现两型社会的规划编制第86-87页
        6.4.3 优化城市发展区域配置用地资源第87页
        6.4.4 强化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第87页
    6.5 有效实施总体规划的建议第87-89页
        6.5.1 优化总规编制体系和内容第87页
        6.5.2 加强规划的执行性第87-88页
        6.5.3 加强规划建设的监督检查第88页
        6.5.4 强调社会及群众广泛参与第88页
        6.5.5 强调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属性第88页
        6.5.6 创建规划评估制度第88-89页
        6.5.7 强化法制建设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第89页
    6.6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91-94页
    7.1 研究总结第91-92页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92页
    7.3 困难与不足第92-93页
    7.4 研究展望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9页
致谢第99-101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岸控规动态管理中容积率调整之比較研究
下一篇:量化评价在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