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俄巴文化研究
摘要 | 第3-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导论 | 第23-42页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24-27页 |
第二节 研究动态 | 第27-37页 |
一、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 第27-33页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33-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节 田野点情况及其他 | 第37-42页 |
一、甘南历史沿革 | 第37-38页 |
二、甘南自然地理情况 | 第38-39页 |
三、甘南行政区域和人口状况 | 第39页 |
四、甘南宗教文化情况 | 第39-40页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40-42页 |
第一章 俄巴的历史 | 第42-71页 |
第一节 俄巴的起源 | 第45-55页 |
一、考析俄巴的称谓 | 第45-48页 |
二、探究俄巴的起源 | 第48-55页 |
第二节 俄巴的演变与发展 | 第55-59页 |
第三节 甘南俄巴的现状 | 第59-71页 |
一、戎康俄嘉 | 第61-63页 |
二、霍尔藏俄芒 | 第63-64页 |
三、碌曲俄芒 | 第64-65页 |
四、卓尼俄芒 | 第65页 |
五、拉卜愣俄巴扎仓 | 第65-67页 |
六、迭部俄巴 | 第67-68页 |
七、舟曲贡巴 | 第68-71页 |
第二章 俄巴的类型与职能 | 第71-101页 |
第一节 俄巴的类型 | 第72-81页 |
一、按照修行侧重点不同 | 第73-78页 |
二、俄巴生活的不同社区 | 第78-81页 |
第二节 俄巴的社会职能 | 第81-90页 |
一、祈福禳灾 | 第81-83页 |
二、占卜算卦 | 第83-86页 |
三、治病给药 | 第86-87页 |
四、防雹护苗 | 第87-88页 |
五、主持司礼 | 第88-90页 |
第三节 俄巴组织制度 | 第90-101页 |
一、俄巴组织的形成 | 第90-93页 |
二、俄芒组织类型 | 第93-95页 |
三、俄芒组织内部结构 | 第95-98页 |
四、俄芒规章制度-----嘉亦 | 第98-101页 |
第三章 俄巴的教育 | 第101-123页 |
第一节 俄巴的培养 | 第103-112页 |
一、择日入俄芒 | 第103-104页 |
二、皈依上师及三宝 | 第104-107页 |
三、灌顶——密法授权仪式 | 第107-109页 |
四、修持密法 | 第109-112页 |
第二节 俄芒宗教场所 | 第112-121页 |
一、俄康的时间结构 | 第112-115页 |
二、俄康的空间结构 | 第115-117页 |
三、俄康的经济模式 | 第117-121页 |
第三节 俄巴的生活 | 第121-123页 |
一、婚姻 | 第121-122页 |
二、丧葬 | 第122-123页 |
第四章 俄巴的仪轨象征体系 | 第123-154页 |
第一节 神灵体系 | 第123-125页 |
第二节 衣冠装束 | 第125-132页 |
第三节 法器圣物 | 第132-139页 |
第四节 仪轨法事 | 第139-150页 |
一、仪轨的类型 | 第139-142页 |
二、仪轨分析 | 第142-150页 |
第五节 俄巴的文本 | 第150-154页 |
一、文本的分类 | 第151-153页 |
二、文本的特点 | 第153-154页 |
结语 | 第154-158页 |
附录 | 第158-177页 |
参考文献 | 第177-195页 |
后记 | 第195-19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