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钻井工程及造价管理理论概述 | 第14-18页 |
2.1 钻井工程概述 | 第14-15页 |
2.2 钻井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 第15-18页 |
第3章 Q油田钻井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分析 | 第18-27页 |
3.1 Q油田简介 | 第18-19页 |
3.2 Q油田钻井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 第19-22页 |
3.2.1 Q油田钻井工程造价管理机构设置 | 第19页 |
3.2.2 Q油田钻井工程造价管理流程 | 第19-20页 |
3.2.3 Q油田钻井工程造价管理制度 | 第20页 |
3.2.4 Q油田钻井工程造价管理取得的成绩 | 第20-21页 |
3.2.5 Q油田钻井工程造价各阶段管理方式 | 第21-22页 |
3.3 Q油田钻井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2-25页 |
3.3.1 钻井工程造价管理协调难度大 | 第23-24页 |
3.3.2 钻井工程造价管理重点错位 | 第24页 |
3.3.3 钻井工程造价计价依据更新不及时 | 第24页 |
3.3.4 钻井工程造价风险控制手段缺乏 | 第24-25页 |
3.4 Q油田钻井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 第25-26页 |
3.4.1 缺乏统一协调机制 | 第25页 |
3.4.2 关键环节重视不够 | 第25页 |
3.4.3 精细管理程度不高 | 第25页 |
3.4.4 风险管理意识不足 | 第25-26页 |
3.5 钻井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 第26-27页 |
第4章 Q油田钻井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构建 | 第27-50页 |
4.1 Q油田钻井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设构建基本框架 | 第27-29页 |
4.2 Q油田钻井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子系统设计 | 第29-40页 |
4.2.1 管理机构设置 | 第29-30页 |
4.2.2 管理流程 | 第30-34页 |
4.2.3 管理分工 | 第34-36页 |
4.2.4 员工管理 | 第36-37页 |
4.2.5 培训和交流 | 第37-39页 |
4.2.6 考核激励机制 | 第39-40页 |
4.3 Q油田钻井工程造价管理计价子系统设计 | 第40-41页 |
4.3.1 钻井系统定额 | 第40页 |
4.3.2 材料价格 | 第40-41页 |
4.3.3 承包合同 | 第41页 |
4.4 Q油田钻井工程造价管理指标子系统设计 | 第41-45页 |
4.4.1 建立概算指标 | 第42-43页 |
4.4.2 建立预算指标 | 第43-44页 |
4.4.3 设定预警指标 | 第44-45页 |
4.5 Q油田钻井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子系统设计 | 第45-48页 |
4.5.1 钻井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的核心构成 | 第45-46页 |
4.5.2 钻井工程造价信息的整合 | 第46页 |
4.5.3 钻井工程造价信息的全员参与 | 第46-47页 |
4.5.4 钻井工程造价信息的共享和发布 | 第47页 |
4.5.5 钻井工程造价信息的运用 | 第47-48页 |
4.6 Q油田钻井工程造价管理风险控制子系统设计 | 第48-50页 |
4.6.1 风险识别 | 第48页 |
4.6.2 风险分析 | 第48页 |
4.6.3 风险对策 | 第48-50页 |
第5章 Q油田钻井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运行方案及保障措施 | 第50-53页 |
5.1 运行方案 | 第50-51页 |
5.2 保障措施 | 第51-5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