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肯特评分法的长输油气管道风险评价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管道风险评价技术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管道风险评价技术现状 | 第11-12页 |
1.3 常用风险评价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 第12-14页 |
1.3.1 基本评价方法 | 第12页 |
1.3.2 第三方破坏风险评价方法 | 第12-13页 |
1.3.3 腐蚀风险评价方法 | 第13页 |
1.3.4 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管道风险基础研究 | 第16-32页 |
2.1 风险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2.2 国内外失效原因及数据统计分析 | 第18-25页 |
2.2.1 欧洲长输油气管道失效原因分析 | 第18-20页 |
2.2.2 美国长输油气管道失效原因分析 | 第20-22页 |
2.2.3 我国长输油气管道失效原因分析 | 第22-25页 |
2.3 长输管道失效后果研究 | 第25-26页 |
2.3.1 毒性及窒息危害 | 第25页 |
2.3.2 环境污染 | 第25页 |
2.3.3 物料损失 | 第25-26页 |
2.3.4 火灾、爆炸情况 | 第26页 |
2.4 管道风险可接受准则 | 第26-32页 |
2.4.1 ALARP原则 | 第27页 |
2.4.2 风险矩阵图 | 第27-29页 |
2.4.3 个人风险可接受标准 | 第29-30页 |
2.4.4 社会风险可接受标准 | 第30-32页 |
第三章 风险评价相关技术 | 第32-40页 |
3.1 权重确定方法概述 | 第32-38页 |
3.1.1 模糊综合评判法 | 第32页 |
3.1.2 熵权法 | 第32-33页 |
3.1.3 德尔菲法 | 第33页 |
3.1.4 层次分析法 | 第33-34页 |
3.1.5 ANP网络层次分析方法 | 第34-36页 |
3.1.6 云模型 | 第36-38页 |
3.2 ANP和云模型的结合与改进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基于肯特评分法的风险评价体系 | 第40-57页 |
4.1 传统的肯特指标体系 | 第40-44页 |
4.2 长输油气管道风险失效可能性 | 第44-52页 |
4.2.1 风险评价准则划分 | 第44页 |
4.2.2 ANP网络结构的建立 | 第44-46页 |
4.2.3 权重确定 | 第46-52页 |
4.2.4 管道失效机会指数 | 第52页 |
4.3 长输油气管道后果影响 | 第52-55页 |
4.4 基于风险评价模型的风险缓解措施 | 第55-57页 |
4.4.1 第三方破坏的缓解措施 | 第55页 |
4.4.2 腐蚀的缓解措施 | 第55-56页 |
4.4.3 误操作缓解措施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实例应用 | 第57-66页 |
5.1 风险评价模型的应用 | 第57-63页 |
5.1.1 管道数据 | 第57页 |
5.1.2 改进后的分值计算 | 第57-63页 |
5.2 优化分析 | 第63-64页 |
5.3 应用建议 | 第64-6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本文的研究成果 | 第66页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66页 |
6.3 今后的研究工作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