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扶持“三农”的财政政策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3-18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简评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研究路线与创新点 | 第17-18页 |
1.4.1 研究路线 | 第17页 |
1.4.2 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扶持“三农”的财政政策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1 扶持“三农”的财政政策界定 | 第18-19页 |
2.1.1 “三农”的概念 | 第18页 |
2.1.2 财政扶持政策的定义 | 第18-19页 |
2.1.3 财政扶持政策对“三农”的重要性 | 第19页 |
2.2 财政扶持政策促进土地流转的理论依据 | 第19-22页 |
2.2.1 财政农业投资理论 | 第19-20页 |
2.2.2 财政支持理论 | 第20页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0-22页 |
3 黑龙江省扶持“三农”的财政政策现状分析 | 第22-30页 |
3.1 黑龙江省扶持“三农”的财政政策基本情况 | 第22-25页 |
3.1.1 黑龙江省“三农”问题的现状 | 第22-23页 |
3.1.2 黑龙江省扶持“三农”的财政政策现状 | 第23-25页 |
3.2 黑龙江省扶持“三农”的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3.2.1 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城市发展 | 第25-26页 |
3.2.2 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 第26-27页 |
3.2.3 农民增收致富存在困境 | 第27-28页 |
3.3 黑龙江省“三农”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8-30页 |
3.3.1 政策倾斜不及时 | 第28页 |
3.3.2 法制法规不健全 | 第28-29页 |
3.3.3 科技支农意识不足 | 第29-30页 |
4 关于黑龙江省扶持“三农”财政政策的实证分析 | 第30-34页 |
4.1 模型及数据的选取 | 第30-31页 |
4.1.1 模型设计 | 第30页 |
4.1.2 数据选取 | 第30-31页 |
4.2 实证分析 | 第31-34页 |
5 国内外扶持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经验借鉴 | 第34-40页 |
5.1 国内外扶持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 第34-37页 |
5.1.1 美国多渠道加大农业投入 | 第34-35页 |
5.1.2 日本推行农村合作金融 | 第35-36页 |
5.1.3 澳大利亚推进农业品牌化 | 第36-37页 |
5.2 国外扶持农业的财政政策经验借鉴 | 第37-40页 |
5.2.1 加大农业补贴额度 | 第37-38页 |
5.2.2 确保农民多渠道融资 | 第38-39页 |
5.2.3 推进农产品的品牌化经营 | 第39-40页 |
6 完善黑龙江省扶持“三农”的财政政策建议 | 第40-50页 |
6.1 促进农村发展的具体措施 | 第40-43页 |
6.1.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第40页 |
6.1.2 营造良好的农村文化氛围 | 第40-41页 |
6.1.3 优化农村公共服务建设 | 第41-43页 |
6.2 提升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具体措施 | 第43-47页 |
6.2.1 加快构建农村金融体系 | 第43-44页 |
6.2.2 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 | 第44-45页 |
6.2.3 促进农产品的品牌化经营 | 第45-46页 |
6.2.4 注重农业科技研究投入 | 第46-47页 |
6.3 保障农民增收致富的具体措施 | 第47-50页 |
6.3.1 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 第47-48页 |
6.3.2 鼓励优秀人才参与农业创业 | 第48页 |
6.3.3 向第三产业转移就业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