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1.3.1 国外研究文献 | 第14-16页 |
1.3.2 国内研究文献 | 第16-19页 |
1.3.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19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2 安达市国税局绩效评价的现状与问题 | 第23-33页 |
2.1 安达市国税局绩效评价的现状 | 第23-31页 |
2.1.1 安达市国税局简介 | 第23-26页 |
2.1.2 安达市国税局绩效评价的发展 | 第26-27页 |
2.1.3 安达市国税局现行的绩效评价方式 | 第27-30页 |
2.1.4 安达市国税局绩效评价的成效 | 第30-31页 |
2.2 安达市国税局绩效评价的问题 | 第31-33页 |
2.2.1 绩效评价重形式轻实质 | 第31页 |
2.2.2 绩效指标不均衡 | 第31-33页 |
3 安达市国税局绩效评价引入平衡计分卡的思考 | 第33-37页 |
3.1 平衡计分卡在安达市国税局绩效评价中应用的优势 | 第33-34页 |
3.1.1 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 | 第33页 |
3.1.2 绩效评价与税收责任的平衡 | 第33-34页 |
3.2 安达市国税局具备应用平衡计分卡的条件 | 第34-37页 |
3.2.1 外部条件 | 第34-35页 |
3.2.2 内部条件 | 第35-37页 |
4 安达市国税局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37-51页 |
4.1 战略目标的确定 | 第37-38页 |
4.1.1 税收管理与改革 | 第37页 |
4.1.2 征管效能与规范管理 | 第37-38页 |
4.1.3 干部管理与廉政建设 | 第38页 |
4.1.4 纳税服务质量 | 第38页 |
4.2 平衡计分卡框架设计 | 第38-39页 |
4.3 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的指标设计 | 第39-44页 |
4.3.1 财务绩效指标的设计 | 第39-40页 |
4.3.2 内部业务流程绩效指标的设计 | 第40-41页 |
4.3.3 学习与成长绩效指标的设计 | 第41-42页 |
4.3.4 纳税人绩效指标的设计 | 第42-44页 |
4.4 综合评价权重的确定 | 第44-51页 |
4.4.1 权重的分解 | 第44-46页 |
4.4.2 权重确定的原则 | 第46页 |
4.4.3 权重确定的方法 | 第46页 |
4.4.4 权重确定的结果 | 第46-51页 |
5 安达市国税局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 | 第51-63页 |
5.1 明确组织领导 | 第51页 |
5.1.2 成立领导小组 | 第51页 |
5.1.3 明确工作流程 | 第51页 |
5.2 数据采集 | 第51-56页 |
5.3 绩效评价 | 第56-62页 |
5.3.1 取得绩效评价结果 | 第56-61页 |
5.3.2 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5.4 改进建议 | 第62-6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