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导学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术语界定 | 第9-10页 |
1.3.1 导学案 | 第9-10页 |
1.3.2 教案、学案、导学案的区别与联系 | 第10页 |
1.4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第10-11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5 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创新 | 第11-12页 |
1.5.1 研究主要问题 | 第11页 |
1.5.2 创新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3 导学案编写及实施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3.1 人本主义理论 | 第14页 |
3.2 建构主义 | 第14-16页 |
4 初中数学导学案调查研究设计及过程 | 第16-19页 |
4.1 导学案编写的调查研究设计 | 第16页 |
4.2 导学案实施过程的调查研究设计 | 第16-17页 |
4.2.1 课堂观察设计 | 第16页 |
4.2.2 访谈设计 | 第16-17页 |
4.3 选取样本 | 第17-18页 |
4.4 实施调查 | 第18-19页 |
5 初中数学导学案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19-33页 |
5.1 初中数学导学案存在的问题 | 第19-31页 |
5.1.1 导学案编写存在的问题 | 第19-28页 |
5.1.2 导学案实施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5.2 初中数学导学案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1-33页 |
5.2.1 教师层面 | 第31-32页 |
5.2.2 学生层面 | 第32-33页 |
6 初中数学导学案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33-47页 |
6.1 导学案编写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33-38页 |
6.1.1“循环——差异教学”导学案编写模式 | 第33-36页 |
6.1.2 自创导学案编写流程 | 第36-38页 |
6.2 初中数学导学案实施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38-47页 |
6.2.1 教育实践学校中的导学案实施模式 | 第38-42页 |
6.2.2 自创导学案实施流程 | 第42-47页 |
7 初中数学导学案的编写案例 | 第47-65页 |
7.1 导学案编写案例一——平方差公式(新授课) | 第47-54页 |
7.1.1 科学确定学习目标 | 第47-50页 |
7.1.2 编写导学案 | 第50-54页 |
7.2 导学案编写案例二——反比例函数(复习课) | 第54-65页 |
7.2.1 科学确定学习目标 | 第54-57页 |
7.2.2 编写导学案 | 第57-65页 |
8 结论及反思 | 第65-67页 |
8.1 结论 | 第65-66页 |
8.2 反思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附录A 关于导学案的教师访谈提纲 | 第69-70页 |
附录B 导学案编写评价表 | 第70-71页 |
附录C 导学案课堂观察表 | 第71-72页 |
附录D 导学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