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1 乳酸杆菌的分类地位与功能 | 第12-13页 |
1.1.1 乳酸杆菌的分类地位 | 第12页 |
1.1.2 乳酸杆菌的功能 | 第12-13页 |
1.2 乳酸杆菌定量方法 | 第13-14页 |
1.2.1 乳酸杆菌定量的必要性 | 第13页 |
1.2.2 现有定量方法比较 | 第13-14页 |
1.3 REAL-TIME PCR计量体系现状 | 第14-15页 |
1.4 鱼类肠道外源乳酸杆菌代谢研究 | 第15-16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样本预处理方法优化 | 第17-27页 |
2.1 前言 | 第17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17-19页 |
2.2.1 试验鱼与养殖条件 | 第17页 |
2.2.2 试验菌株与培养方法 | 第17页 |
2.2.3 主要试剂耗材 | 第17页 |
2.2.4 试剂配制 | 第17-18页 |
2.2.5 主要仪器 | 第18页 |
2.2.6 四种预处理方法比较 | 第18页 |
2.2.7 PEG8000预处理样本的条件研究 | 第18-19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19-25页 |
2.3.1 各预处理方式下的菌液回收率比较 | 第19页 |
2.3.2 PEG8000处理后菌液回收率分析 | 第19-22页 |
2.3.3 PEG8000预处理样本条件的研究结果 | 第22-24页 |
2.3.4 PEG8000预处理样本状态分析 | 第24-25页 |
2.4 讨论 | 第25-26页 |
2.5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DNA提取方法优化 | 第27-33页 |
3.1 前言 | 第27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27-28页 |
3.2.1 试验鱼 | 第27页 |
3.2.2 试验菌种 | 第27页 |
3.2.3 主要试剂耗材 | 第27页 |
3.2.4 相关试剂配制 | 第27-28页 |
3.2.5 主要仪器 | 第28页 |
3.2.6 试剂盒法及CTAB法比较 | 第28页 |
3.2.7 DNA质量比较 | 第28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3.3.1 试剂盒提取菌液DNA质量分析 | 第28-29页 |
3.3.2 传统CTAB法提取未经预处理的肠道样本DNA质量分析 | 第29-30页 |
3.3.3 试剂盒及传统CTAB法提取预处理后肠道样本DNA质量比较 | 第30-31页 |
3.3.4 优化CTAB法提取预处理后肠道样本DNA质量分析 | 第31-32页 |
3.4 讨论 | 第32页 |
3.5 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REAL-TIME PCR技术定量检测乳酸杆菌的数量 | 第33-40页 |
4.1 前言 | 第33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33-35页 |
4.2.1 试验鱼 | 第33页 |
4.2.2 试验菌种 | 第33页 |
4.2.3 主要试剂耗材 | 第33页 |
4.2.4 相关试剂配制 | 第33页 |
4.2.5 主要仪器 | 第33-34页 |
4.2.6 1170特异性引物的设计及验证 | 第34页 |
4.2.7 绘制标准曲线 | 第34-35页 |
4.2.8 肠道样本背景值测定 | 第35页 |
4.2.9 平板计数和Real-time PCR效率对比 | 第35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4.3.1 1170特异性引物验证 | 第35-36页 |
4.3.2 乳酸杆菌JCM1149、LGG、1170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6-37页 |
4.3.3 JCM1149检测限确定 | 第37-38页 |
4.3.4 平板计数和Real-time PCR方法计数乳酸杆菌结果对比 | 第38-39页 |
4.4 讨论 | 第39页 |
4.5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优化乳酸杆菌定量方法的应用 | 第40-50页 |
5.1 前言 | 第40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5.2.1 试验鱼与养殖条件 | 第40页 |
5.2.2 试验菌种 | 第40页 |
5.2.3 主要试剂耗材 | 第40页 |
5.2.4 相关试剂配制 | 第40页 |
5.2.5 主要仪器 | 第40页 |
5.2.6 JCM1149鱼体肠内代谢排空分析试验 | 第40-41页 |
5.2.7 JCM1149鱼体肠内代谢饱和分析试验 | 第41-42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42-48页 |
5.3.1 时空定殖-排空分析试验结果 | 第42-44页 |
5.3.2 体内承载量-饱和分析试验结果 | 第44-48页 |
5.4 讨论 | 第48-49页 |
5.5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0页 |
附录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