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各类型土与地基论文--黄土与地基论文

黄土高填方工程监测信息可视化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1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研究内容第17页
    1.4 论文结构第17-19页
第二章 相关背景和技术介绍第19-27页
    2.1 可视化技术第19-20页
        2.1.1 可视化技术概述第19页
        2.1.2 可视化处理步骤第19-20页
    2.2 ArcEngine组件技术第20-22页
        2.2.1 ArcEngine简介第20-21页
        2.2.2 ArcEngine组成第21-22页
        2.2.3 ArcEngine开发方式第22页
    2.3 数字高程模型介绍第22-26页
        2.3.1 数字高程模型概述第22-23页
        2.3.2 模型获取方法第23-24页
        2.3.3 数字高程模型表面建模第24-25页
        2.3.4 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组织及数据结构第25-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监测信息可视化需求与概要设计第27-33页
    3.1 总体需求第27-28页
        3.1.1 功能性需求第27-28页
    3.2 可视化设计方案第28-32页
        3.2.1 总体设计第28-29页
        3.2.2 数字建模模块设计第29-31页
        3.2.3 地形分析与动态可视化模块设计第31-32页
        3.2.4 可视化模块设计第32页
    3.3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地形与监测数据可视化第33-44页
    4.1 三维地形分析功能第33-35页
        4.1.1 监测点属性查询第33页
        4.1.2 坡度分析第33-34页
        4.1.3 坡向分析第34页
        4.1.4 等值线生成第34-35页
        4.1.5 高程可视化第35页
    4.2 地形动态可视化第35-39页
        4.2.1 动态可视化基本流程第36页
        4.2.2 高度图第36-37页
        4.2.3 地形绘制与纹理映射第37-38页
        4.2.4 地形变换第38-39页
    4.3 监测数据可视化第39-43页
        4.3.1 挖填方监测数据可视化第39-40页
        4.3.2 沉降监测数据可视化第40-42页
        4.3.3 性能分析第42-43页
    4.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五章 基于体绘制的监测数据可视化第44-56页
    5.1 体绘制技术第44-48页
        5.1.1 体数据获取方法及分类第44-45页
        5.1.2 体绘制光学模型第45-47页
        5.1.3 光线投射算法第47-48页
    5.2 监测数据体绘制第48-52页
        5.2.1 监测数据分类第48-49页
        5.2.2 重采样第49-51页
        5.2.3 图像融合第51页
        5.2.4 算法流程第51-52页
    5.3 实验效果分析第52-55页
        5.3.1 地形分层沉降速率可视化第52-54页
        5.3.2 土体含水率可视化第54-55页
    5.4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6-57页
    6.1 总结第56页
    6.2 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企业资质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用于防渗抗冻装配式渠道的粉煤灰混凝土配方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