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1.2 用于防渗抗冻渠道的粉煤灰混凝土材料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1 粉煤灰混凝土抗冻机理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粉煤灰混凝土微观结构研究现状 | 第9页 |
1.2.3 粉煤灰混凝土材料配方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用于防渗抗冻渠道的其他复合混凝土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1 防渗抗冻渠道复合混凝土材料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防渗抗冻渠道结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5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第2章 装配式渠道粉煤灰混凝土原材料分析 | 第14-17页 |
2.1 水泥 | 第14页 |
2.2 拌合水和养护水 | 第14页 |
2.3 集料 | 第14-15页 |
2.3.1 粗骨料 | 第14-15页 |
2.3.2 细骨料 | 第15页 |
2.4 粉煤灰 | 第15页 |
2.5 混凝土外加剂 | 第15-17页 |
2.5.1 引气剂 | 第15-16页 |
2.5.2 抗冻剂 | 第16页 |
2.5.3 减水剂 | 第16-17页 |
第3章 用于装配式渠道的粉煤灰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第17-28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17-22页 |
3.1.1 试验设计 | 第17-18页 |
3.1.2 试验设备 | 第18-19页 |
3.1.3 试验方法 | 第19-21页 |
3.1.4 粉煤灰混凝土试件制备 | 第21-22页 |
3.2 粉煤灰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第22-27页 |
3.2.1 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第22-24页 |
3.2.2 劈裂拉伸强度试验结果 | 第24-26页 |
3.2.3 正交试验的最优实验组对比试验 | 第26-2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用于装配式渠道的粉煤灰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 第28-41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4.1.1 试验设计 | 第28页 |
4.1.2 试验主要设备 | 第28页 |
4.1.3 试验方法 | 第28-32页 |
4.2 粉煤灰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结果分析 | 第32-40页 |
4.2.1 粉煤灰混凝土冻融外观损伤分析 | 第32-33页 |
4.2.2 粉煤灰混凝土抗冻性能分析 | 第33-35页 |
4.2.3 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冻机理分析 | 第35页 |
4.2.4 粉煤灰混凝土渗透试验结果分析 | 第35-4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用于装配式渠道的粉煤灰混凝土冻融性能微观试验研究 | 第41-47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41页 |
5.1.1 试验设计 | 第41页 |
5.1.2 试验主要设备 | 第41页 |
5.1.3 试验方法 | 第41页 |
5.2 微观试验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5.2.1 SEM500倍粉煤灰混凝土试件冻融性能微观分析 | 第42页 |
5.2.2 SEM2000倍粉煤灰混凝土试件冻融性能微观分析 | 第42-43页 |
5.2.3 SEM5000倍粉煤灰混凝土试件冻融性能微观分析 | 第43-45页 |
5.3 粉煤灰混凝土经济性分析 | 第4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47页 |
6.2 创新点 | 第47页 |
6.3 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个人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