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8-15页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1.2 选题目的 | 第8-9页 |
1.1.3 选题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2-15页 |
1.3.1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3 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2 最低质量标准的引入 | 第15-19页 |
2.1 完全信息情况下买方和卖方之间的博弈 | 第15页 |
2.2 不完全信息情况下买方和卖方之间的博弈 | 第15-19页 |
2.2.1 不完全信息情况下买方的购买策略 | 第15-17页 |
2.2.2 不完全信息情况下卖方的产品生产策略 | 第17-18页 |
2.2.3 不完全信息情况下的柠檬问题 | 第18-19页 |
3 最低质量标准的治理机制 | 第19-26页 |
3.1 最低质量标准的设置 | 第19-21页 |
3.1.1 基本假设 | 第19-20页 |
3.1.2 最低质量标准的设定 | 第20-21页 |
3.2 最低质量标准的引入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 第21-26页 |
3.2.1 不存在最低质量标准情况下的厂商行为 | 第21-22页 |
3.2.2 存在最低质量标准情况下的企业行为 | 第22-24页 |
3.2.3 中国情形的简单分析 | 第24-26页 |
4 中国与其他国家最低质量标准高低以及标准体系的比较分析 | 第26-32页 |
4.1 中国、美国、日本、越南、印度五国出口欧盟不合格产品被通报数的对比分析:基于绝对数 | 第26-28页 |
4.2 五个国家被通报数与出口额比值的对比分析:基于相对数 | 第28-30页 |
4.3 中国与美国、日本质量标准体系对比 | 第30-32页 |
5 制约中国最低质量标准发挥作用的因素分析 | 第32-36页 |
5.1 中国最低质量标准的总体水平偏低,标准体系有待完善 | 第32-33页 |
5.2 政府监管不到位,执法不力 | 第33-34页 |
5.3 公众缺乏维权意识,放任企业违法违规 | 第34-36页 |
6 中国实施最低质量标准的建议 | 第36-41页 |
6.1 大力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团体在制定最低质量标准过程中的作用 | 第36-37页 |
6.2 提高厂商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关注度 | 第37-38页 |
6.3 完善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以保证最低质量标准能落到实处 | 第38-39页 |
6.4 继续加大执法力度,尽力打造政府、消费者共同监督产品质量的局面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