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调查研究--以汉中某普通高中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三、研究问题 | 第11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五、研究框架及结构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13-19页 |
第一节 言语行为理论 | 第13-15页 |
一、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 第13-14页 |
二、舍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人本主义 | 第15-19页 |
一、学生情感 | 第15-16页 |
二、移情 | 第16-1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9-25页 |
第一节 语用学的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第二节 英语教师课堂言语研究 | 第20-21页 |
第三节 英语教学中的移情 | 第21-25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5-29页 |
第一节 研究思路 | 第25页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25-26页 |
一、学校 | 第25页 |
二、教师 | 第25-26页 |
三、学生 | 第26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26-29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26页 |
二、课堂观察法 | 第26-27页 |
三、个人访谈 | 第27页 |
四、问卷调查 | 第27-29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分析 | 第29-43页 |
第一节 课堂观察与结果分析 | 第29-34页 |
一、课堂问候 | 第29-31页 |
二、课堂提问 | 第31-32页 |
三、课堂反馈语 | 第32-33页 |
四、请求 | 第33-34页 |
第二节 教师访谈 | 第34-35页 |
第三节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35-41页 |
二、教师言语对学生的影响 | 第36-37页 |
三、教师课堂言语的使用情况 | 第37-38页 |
四、反馈语调查 | 第38-39页 |
五、情感态度的调查 | 第39-41页 |
第四节 研究发现的问题 | 第41-43页 |
一、问候语较少或缺失 | 第41页 |
二、提问单一或省略 | 第41页 |
三、课堂反馈有时不准确 | 第41页 |
四、教师言语满意度有待提高 | 第41-42页 |
五、情感教学需要完善 | 第42-43页 |
第五章 教学建议 | 第43-51页 |
第一节 问候策略 | 第43-44页 |
一、问候结合生活 | 第43-44页 |
二、问候灵活多样 | 第44页 |
第二节 课堂提问策略 | 第44-45页 |
一、课前设计问题 | 第44-45页 |
二、优化提问言语 | 第45页 |
第三节 反馈语策略 | 第45-46页 |
一、赞扬原则 | 第45-46页 |
二、准确原则 | 第46页 |
三、反馈多样化 | 第46页 |
第四节 指令语转化 | 第46-47页 |
第五节 提高教师语用意识 | 第47-51页 |
一、注重语用教学 | 第47-48页 |
二、注重学生情感 | 第48-49页 |
三、以学生为本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51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51页 |
三、不足之处 | 第51-52页 |
四、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 | 第57-61页 |
附录一:高中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调查研究 | 第57-59页 |
附录二:教师访谈问卷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