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焊接工艺论文

基于焊接缺陷的焊接工艺可靠性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焊接残余应力场研究进展第12-15页
        1.2.1 焊接残余应力场的试验研究第12页
        1.2.2 焊接残余应力场的数值模拟第12-15页
    1.3 工艺可靠性分析研究进展第15-17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基于近似模型的焊接工艺可靠性模型第19-35页
    2.1 焊接残余应力工艺缺陷分析第19-21页
        2.1.1 焊接残余应力产生机理第19页
        2.1.2 焊接残余应力产生的构成因素第19-20页
        2.1.3 焊接工艺影响因素筛选第20-21页
    2.2 基于近似模型的焊接工艺可靠性建模技术第21-30页
        2.2.1 焊接工艺可靠性分析中的基本概念第21页
        2.2.2 基于试验设计的近似模型建模技术第21-23页
        2.2.3 近似模型的理论基础第23页
        2.2.4 常用近似模型第23-26页
        2.2.5 试验设计第26-28页
        2.2.6 小结第28-30页
    2.3 建立焊接残余应力工艺可靠性模型第30-34页
        2.3.1 响应面函数形式第30页
        2.3.2 可靠性模型显示关系式第30-31页
        2.3.3 均匀试验设计第31-33页
        2.3.4 响应面模型的精度控制第33-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焊接工艺过程有限元分析第35-57页
    3.1 焊接工艺过程有限元分析的特点第35-36页
    3.2 焊接温度场计算的分析基本过程第36-43页
        3.2.1 焊接温度场分析流程图第36-37页
        3.2.2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37-39页
        3.2.3 生死单元技术第39页
        3.2.4 移动热源的实现第39-40页
        3.2.5 材料物理性能参数第40-41页
        3.2.6 热源模型选取第41-43页
    3.3 焊接温度场的计算结果第43-48页
    3.4 焊接应力场计算的分析基本过程第48-50页
        3.4.1 单元选择第48-49页
        3.4.2 材料属性设置第49-50页
        3.4.3 载荷的施加及边界条件的设定第50页
    3.5 焊接应力场的计算结果第50-56页
        3.5.1 等效应力云图第50-52页
        3.5.2 纵向应力的分布第52-54页
        3.5.3 横向应力的分布第54-55页
        3.5.4 结论第55-56页
    3.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4章 常用可靠性及灵敏度分析方法第57-69页
    4.1 可靠性分析方法第57页
    4.2 均值一次二阶矩法第57-59页
    4.3 改进一次二阶矩法第59-62页
    4.4 Monte Carlo数值模拟法第62-65页
    4.5 重要抽样法第65-67页
    4.6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5章 焊接工艺模型可靠性与灵敏度分析第69-81页
    5.1 焊接工艺可靠性模型第69-71页
        5.1.1 工艺可靠性建模及可靠性分析第69-70页
        5.1.2 残余应力响应面模型的显示化处理第70-71页
    5.2 响应面模型的精度分析第71-72页
    5.3 算例分析第72-79页
        5.3.1 随机变量的分布类型及参数的确定第72-73页
        5.3.2 焊接残余应力工艺模型可靠度求解第73-74页
        5.3.3 残余应力工艺模型灵敏度分析及关键影响因素确定第74-76页
        5.3.4 焊接工艺参数的改进第76-79页
    5.4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1-83页
    6.1 结论第81页
    6.2 展望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钢坯修磨砂轮在线动平衡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超声椭圆振动车削工作头的设计与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