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福清核电厂评价区植被调查及影响评价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植物群落研究进展第10-14页
        1.2.1 植物区系研究进展第10-13页
        1.2.2 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第13页
        1.2.3 植物群落生物量研究发展历程第13-14页
    1.3 3S技术在植被调查和研究中的应用概况第14-16页
        1.3.1 3S技术在植被调查中的应用第14-15页
        1.3.2 3S技术在植被制图中的应用第15-16页
    1.4 地理位置第16页
    1.5 自然环境概况第16-18页
    1.6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6.1 植被调查第18页
        1.6.2 基于3S技术的植被研究第18-19页
    1.7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二章 评价区植被及群系类型调查及分析第20-70页
    2.1 调查方法及调查内容第20-22页
        2.1.1 调查方法及样地设置第20-21页
        2.1.2 调查内容第21-22页
    2.2 评价区植被概况第22-70页
        2.2.1 常绿阔叶林第24-32页
        2.2.2 暖性针叶林第32-36页
        2.2.3 常绿阔叶灌丛第36-40页
        2.2.4 疏灌草丛第40-63页
        2.2.5 禾草沼泽植被型第63-67页
        2.2.6 国家保护植物第67-69页
        2.2.7 植被的分布特点第69-70页
第三章 评价区植物区系和多样性分析第70-88页
    3.1 评价区植物区系分析第70-75页
        3.1.1 维管植物物种数量组成第70页
        3.1.2 科的分析第70-72页
        3.1.3 属的分析第72-74页
        3.1.4 评价区维管植物区系特征分析第74-75页
    3.2 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第75-88页
        3.2.1 评价区乔木群落多样性分析第76-80页
        3.2.2 评价区典型灌丛多样性分析第80-83页
        3.2.3 评价区十个样线草丛多样性分析第83-88页
第四章 基于3S技术的植被制图和生物量分析第88-108页
    4.1 遥感解译及植被制图第88-98页
        4.1.1 评价区遥感数据源第88-89页
        4.1.2 分析软件第89页
        4.1.3 遥感影像预处理第89-90页
        4.1.4 解译模板的确立第90-92页
        4.1.5 遥感解译方法的选择第92-94页
        4.1.6 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第94-95页
        4.1.7 遥感影像解译结果第95-98页
    4.2 植被生物量的计算和分析第98-108页
        4.2.1 生物量测算方法的选择第98-100页
        4.2.2 乔木群落生物量测算第100-103页
        4.2.3 评价区灌丛群落生物量测算第103-104页
        4.2.4 评价区草丛群落生物量测算第104-106页
        4.2.5 小结第106-108页
第五章 评价区景观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第108-114页
    5.1 项目规划区的遥感解译第108-110页
    5.2 项目建设对评价区景观生态系统稳定性影响分析第110-114页
        5.2.1 景观生态系统恢复稳定性的影响评价第111-112页
        5.2.2 生态系统阻抗稳定性的影响评价第112-114页
第六章 结论第114-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4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24-126页
致谢第126-128页
个人简历第128-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M(1,1)与ARIMA的长江干线航道水位预测研究
下一篇:地下结构中玄武岩纤维高性能混凝土抗裂抗渗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