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举例教学行为研究
| 致谢 | 第5-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1 绪论 | 第9-23页 |
| 1.1 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1 教学技能提升 | 第10页 |
| 1.2.2 学习效果改善 | 第10-11页 |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 1.3.1 国内举例教学行为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 1.3.2 国外举例教学行为综述 | 第15-16页 |
| 1.3.3 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 1.4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1.4.1 研究目标 | 第19页 |
| 1.4.2 “举例教学行为”界定 | 第19-20页 |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0-23页 |
| 1.5.1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 1.5.2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 2 教师举例教学行为现状分析 | 第23-28页 |
| 2.1 样本分布 | 第23-24页 |
| 2.2 举例的使用现状 | 第24-26页 |
| 2.2.1 举例的使用频率 | 第24-25页 |
| 2.2.2 举例的使用课型 | 第25-26页 |
| 2.3 举例的来源 | 第26-28页 |
| 3 教师举例教学行为的观察案例 | 第28-33页 |
| 3.1 脱离生活的“生活性” | 第28-29页 |
| 3.2 以偏概全的“全面性” | 第29-31页 |
| 3.3 脱离实际的教学目标 | 第31-33页 |
| 4 举例教学行为的技术探讨 | 第33-48页 |
| 4.1 举例教学行为的生活性探讨 | 第33-36页 |
| 4.1.1 本体知识缺失对举例的影响 | 第33-35页 |
| 4.1.2 脱离学生经验对举例的影响 | 第35-36页 |
| 4.2 举例教学行为的全面性探讨 | 第36-41页 |
| 4.2.1 例子的变化维度对举例的影响 | 第36-40页 |
| 4.2.2 例子的呈现方式对举例的影响 | 第40-41页 |
| 4.3 举例教学行为的基础性探讨 | 第41-48页 |
| 4.3.1 教学目标过高对举例的影响 | 第42-45页 |
| 4.3.2 教学目标过低对举例的影响 | 第45-48页 |
| 5 研究总结 | 第48-50页 |
| 5.1 研究基本结论 | 第48页 |
| 5.2 进一步研究的可能 | 第48-50页 |
| 5.2.1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48-49页 |
| 5.2.2 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 附录一:教师调查问卷 | 第54-55页 |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