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薄板件焊接变形CAE分析与工艺优化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7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5-1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1.2 焊接变形分析的意义 | 第16-18页 |
1.2 焊接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 第18-26页 |
1.2.1 国内外焊接数值模拟发展现状 | 第18-23页 |
1.2.2 焊接数值模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 第23-25页 |
1.2.3 焊接变形的控制方法 | 第25-26页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2章 焊接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 | 第27-37页 |
2.1 有限元法介绍 | 第27-28页 |
2.2 SYSWELD软件介绍 | 第28-29页 |
2.3 热传播基本定律 | 第29-30页 |
2.4 焊接温度场的基本方程 | 第30-31页 |
2.5 焊接热弹塑性分析的假定 | 第31-34页 |
2.5.1 屈服准则 | 第32页 |
2.5.2 流动准则 | 第32页 |
2.5.3 强化准则 | 第32-34页 |
2.6 热弹塑性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 | 第34-36页 |
2.6.1 应力应变关系 | 第34-35页 |
2.6.2 应力场计算的平衡方程 | 第35-3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单一焊点的数值模拟 | 第37-57页 |
3.1 点焊有限元建模 | 第37-41页 |
3.1.1 SYSWELD点焊模型 | 第37-38页 |
3.1.2 有限元解决方案 | 第38页 |
3.1.3 电阻点焊模拟中其他问题的处理 | 第38-39页 |
3.1.4 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 第39-40页 |
3.1.5 边界条件 | 第40-41页 |
3.2 材料属性与点焊工艺参数 | 第41-44页 |
3.2.1 材料属性 | 第41-43页 |
3.2.2 点焊工艺参数 | 第43-44页 |
3.3 点焊温度场结果 | 第44-50页 |
3.3.1 等厚度薄板点焊温度场 | 第44-48页 |
3.3.2 不等厚度薄板点焊温度场 | 第48-50页 |
3.4 点焊残余应力、变形结果 | 第50-53页 |
3.4.1 等厚薄板点焊残余应力、变形 | 第50-52页 |
3.4.2 不等厚薄板点焊变形 | 第52-53页 |
3.5 工艺参数对残余应力和变形的影响 | 第53-56页 |
3.5.1 电极压力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3.5.2 通电时间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3.5.3 焊接电流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多焊点结构焊接变形分析及工艺优化 | 第57-70页 |
4.1 焊接模拟方法 | 第57-58页 |
4.1.1 焊接变形数值模拟方法 | 第57-58页 |
4.1.2 WELD PLANNER简介 | 第58页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8-61页 |
4.2.1 单元类型及网格划分 | 第59页 |
4.2.2 材料性能参数 | 第59-60页 |
4.2.3 夹持状态和变形合格判据的确定 | 第60-61页 |
4.3 焊接变形分析及优化 | 第61-64页 |
4.3.1 轮罩总成焊接变形分析 | 第61-62页 |
4.3.2 轮罩总成焊接变形优化 | 第62页 |
4.3.3 优化结果分析 | 第62-64页 |
4.4 焊点间距及数量对焊接变形的影响 | 第64-69页 |
4.4.1 焊点间距及焊点数量的技术要求 | 第64-65页 |
4.4.2 交试试验 | 第65-66页 |
4.4.3 轮罩总成正交试验设计及优化 | 第66-6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5章 多焊缝结构焊接变形分析与工艺优化 | 第70-82页 |
5.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70-72页 |
5.1.1 几何模型 | 第70-71页 |
5.1.2 划分网格 | 第71页 |
5.1.3 材料性能参数及约束条件 | 第71-72页 |
5.2 后防撞梁安装板总成的焊接变形 | 第72-76页 |
5.2.1 焊接顺序对焊接变形的影响 | 第72-74页 |
5.2.2 焊接方向对焊接变形的影响 | 第74-76页 |
5.3 后防撞梁总成的焊接变形 | 第76-80页 |
5.3.1 焊接顺序对焊接变形的影响 | 第76-78页 |
5.3.2 焊接方向对焊接变形的影响 | 第78-80页 |
5.4 焊接顺序和焊接方向最优组合下的焊接变形 | 第8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