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1.1 活性氧产生途径及对植物的伤害 | 第10-11页 |
1.1.1 活性氧的产生途径 | 第10-11页 |
1.1.2 活性氧对植物的伤害 | 第11页 |
1.2 高等植物中活性氧的清除途径 | 第11-12页 |
1.3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3.1 APX分子和酶学特征 | 第12-13页 |
1.3.2 APX基因工程 | 第13页 |
1.3.3 APX抗氧化胁迫机制 | 第13-14页 |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枸杞LmAPX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17-2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7-20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17页 |
2.1.2 菌株及质粒 | 第17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17页 |
2.1.4 主要实验仪器 | 第17-18页 |
2.1.5 试剂配制 | 第18-19页 |
2.1.6 培养基 | 第19-2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0-25页 |
2.2.1 枸杞APX基因的克隆 | 第20-23页 |
2.2.2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3页 |
2.2.3 热激法转化感受态细胞 | 第23-24页 |
2.2.4 PCR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 | 第24页 |
2.2.5 质粒提取 | 第24页 |
2.2.6 质粒PCR验证 | 第24-25页 |
2.2.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5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5-28页 |
2.3.1 枸杞叶片总RNA的提取 | 第25-26页 |
2.3.2 LmAPX基因全长序列的克隆 | 第26页 |
2.3.3 LmAPX基因序列分析 | 第26-28页 |
2.4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LmAPX基因的原核表达 | 第29-37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3.1.1 菌株及质粒 | 第29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29页 |
3.1.3 主要仪器 | 第29页 |
3.1.4 培养基 | 第29页 |
3.1.5 引物设计 | 第29-30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0-33页 |
3.2.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0-31页 |
3.2.2 原核表达载体pET-28a-LmAPX的转化 | 第31页 |
3.2.3 LmAPX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 第31页 |
3.2.4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31-32页 |
3.2.5 LmAPX蛋白酶学特性分析 | 第32-33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3.3.1 重组载体pET-28a-LmAPX的构建 | 第33-34页 |
3.3.2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及SDS-PAGE | 第34-35页 |
3.3.3 LmAPX蛋白酶学特性分析 | 第35-36页 |
3.4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酵母抗逆性分析 | 第37-45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37-38页 |
4.1.1 菌株及质粒 | 第37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37页 |
4.1.3 主要仪器 | 第37页 |
4.1.4 培养基 | 第37-38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8-41页 |
4.2.1 酵母表达载体pYES2-LmAPX的构建及转化大肠杆菌 | 第38页 |
4.2.2 酿酒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8-39页 |
4.2.3 重组表达载体的酵母转化及鉴定 | 第39-40页 |
4.2.4 重组表达载体转化酵母的抗逆性分析 | 第40-41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1-44页 |
4.3.1 酵母表达载体pYES2-LmAPX的构建 | 第41页 |
4.3.2 酵母阳性转化子的鉴定 | 第41-42页 |
4.3.3 重组表达载体转化酵母的抗逆性分析 | 第42-44页 |
4.4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枸杞LmAPX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分析 | 第45-61页 |
5.1 实验材料 | 第45-46页 |
5.1.1 菌株和质粒 | 第45页 |
5.1.2 植物材料 | 第45页 |
5.1.3 主要仪器 | 第45页 |
5.1.4 主要试剂 | 第45页 |
5.1.5 所用培养基 | 第45-46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46-53页 |
5.2.1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第46页 |
5.2.2 农杆菌转化 | 第46-47页 |
5.2.3 烟草叶盘法转化及再生 | 第47-48页 |
5.2.4 转基因烟草的分子检测 | 第48-51页 |
5.2.5 转基因烟草的耐盐性检测 | 第51-53页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3-60页 |
5.3.1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3-54页 |
5.3.2 植物表达载体的农杆菌转化 | 第54-55页 |
5.3.3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获得 | 第55页 |
5.3.4 转基因烟草的分子检测 | 第55-60页 |
5.4 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讨论、结论与展望 | 第61-65页 |
6.1 讨论 | 第61-63页 |
6.1.1 LmAPX基因的克隆 | 第61页 |
6.1.2 LmAPX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分析 | 第61-62页 |
6.1.3 LmAPX在酵母菌中的表达分析 | 第62页 |
6.1.4 LmAPX在植物中的表达分析 | 第62-63页 |
6.2 研究总结 | 第63-64页 |
6.3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