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1 绪论 | 第15-3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6页 |
1.2 云计算及主要安全问题 | 第16-19页 |
1.2.1 云计算定义 | 第16-17页 |
1.2.2 计算特点 | 第17-18页 |
1.2.3 计算主要安全问题 | 第18-19页 |
1.3 外包数据访问控制问题 | 第19-27页 |
1.3.1 关键密码学技术 | 第19-23页 |
1.3.1.1 安全性定义 | 第20-21页 |
1.3.1.2 形式化证明方法 | 第21页 |
1.3.1.3 几种新型的公钥密码系统 | 第21-23页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3-27页 |
1.4 论文主要工作 | 第27-29页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9-31页 |
2 背景知识 | 第31-37页 |
2.1 数学背景 | 第31-33页 |
2.1.1 群 | 第31-32页 |
2.1.2 双线性对 | 第32-33页 |
2.2 复杂性假设 | 第33-35页 |
2.3 相关密码学原语 | 第35-36页 |
2.3.1 哈希函数 | 第35页 |
2.3.2 访问控制结构 | 第35-36页 |
2.3.3 线性秘密分割方案 | 第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3 层次属性基加密 | 第37-67页 |
3.1 引言 | 第37-39页 |
3.2 基本概念及符号 | 第39-40页 |
3.3 密文政策层次属性基加密 | 第40-54页 |
3.3.1 定义 | 第41页 |
3.3.2 安全模型 | 第41-42页 |
3.3.3 一种全安全的密文政策层次属性基加密方案 | 第42-54页 |
3.4 密钥政策层次属性基加密 | 第54-66页 |
3.4.1 定义 | 第54-55页 |
3.4.2 安全模型 | 第55-56页 |
3.4.3 一种全安全的密钥政策层次属性基加密方案 | 第56-6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4 属性基加密中密钥泄露追踪 | 第67-83页 |
4.1 引言 | 第67-68页 |
4.2 泄露凭证追踪 | 第68-70页 |
4.2.1 系统模型 | 第68-69页 |
4.2.2 安全模型 | 第69-70页 |
4.3 一种泄露凭证追踪方案 | 第70-74页 |
4.4 安全性分析 | 第74-78页 |
4.5 性能分析 | 第78-82页 |
4.5.1 理论计算开销 | 第78-79页 |
4.5.2 实验分析 | 第79-8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5 移动云环境下基于内容可撤销访问控制 | 第83-99页 |
5.1 引言 | 第83-84页 |
5.2 基于内容可撤销访问控制 | 第84-86页 |
5.2.1 系统模型 | 第84-85页 |
5.2.2 攻击模型及安全目标 | 第85-86页 |
5.3 一种基于内容可撤销访问控制方案 | 第86-89页 |
5.4 安全性分析 | 第89-94页 |
5.5 性能分析 | 第94-97页 |
5.5.1 理论分析 | 第94-95页 |
5.5.2 实验仿真 | 第95-9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6 非对称跨密码系统代理重加密 | 第99-117页 |
6.1 引言 | 第99-101页 |
6.2 非对称跨系统重加密 | 第101-103页 |
6.2.1 问题阐述 | 第101页 |
6.2.2 系统框架 | 第101-102页 |
6.2.3 安全模型和假设 | 第102-103页 |
6.3 一种非对称跨系统重加密方案 | 第103-107页 |
6.4 安全性分析 | 第107-111页 |
6.5 性能分析 | 第111-116页 |
6.5.1 理论分析 | 第111-114页 |
6.5.2 实验仿真 | 第114-116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117-121页 |
7.1 总结 | 第117-118页 |
7.2 进一步的工作 | 第118-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9页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129-131页 |
致谢 | 第131-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