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基于认知冲突的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1页
1 迷思概念与认知冲突第11-18页
    1.1 迷思概念第11-15页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1.2 迷思概念的特点、成因及诊断第13-14页
        1.1.3 迷思概念与概念转变第14-15页
    1.2 认知冲突第15-18页
        1.2.1 什么是认知冲突第15-16页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2 认知冲突教学策略的理论研究基础第18-20页
    2.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第18-19页
        2.1.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第18页
        2.1.2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第18-19页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9-20页
3 设置认知冲突促进化学概念转变的教学方法第20-27页
    3.1 化学概念的含义及分类第20-21页
        3.1.1 化学概念的含义第20页
        3.1.2 化学概念的分类第20-21页
    3.2 设置认知冲突在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适用性第21-22页
    3.3 化学概念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的策略第22-27页
        3.3.1 合理利用化学史, 充分诱导认知冲突第22-23页
        3.3.2 充分挖掘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 激发认知冲突第23-24页
        3.3.3 利用化学实验现象, 巧设认知冲突第24页
        3.3.4 巧设“陷阱”,让学生在质疑中产生认知冲突第24-25页
        3.3.5 利用“举一反三”,创设认知冲突第25-27页
4 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的实践研究第27-38页
    4.1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迷思概念的研究设计第27-29页
        4.1.1 研究方法第27页
        4.1.2 研究对象第27页
        4.1.3 研究中所用材料第27-28页
        4.1.4 研究流程第28-29页
    4.2 二段式选择测试题的编制和结果分析第29-35页
        4.2.1 命题知识范围第29-31页
        4.2.2 收集学生的迷思概念第31页
        4.2.3 设计“二段式选择测验试题”与“命题知识”的双向细目表第31-32页
        4.2.4 二段式选择测验试题结果与分析第32-34页
        4.2.5 高中生“物质的量”的迷思概念的分析第34-35页
    4.3 在《物质的量》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第35-36页
    4.4 在《物质的量》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的教学反思第36-38页
总结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附录 1:学生前概念探查问卷第41-42页
附录 2:高一学生《物质的量》迷思概念二段式测验试题第42-49页
附录 3:受测样本在二段式选择测验试题中的答题情况第49-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家校沟通方式对中学生德育效果的影响
下一篇:农村小学科学课程中利用乡土资源教学的策略研究--以兰州市七里河区XX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