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催化剂(触媒)论文

纳米核壳结构CeO2@MnOx催化剂的合成及其低温NH3-SCR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6页
    1.1 研究背景和依据第13-19页
        1.1.1 氮氧化物的来源和污染现状第13-15页
        1.1.2 氮氧化物的危害第15-16页
        1.1.3 氮氧化物的控制技术第16-19页
    1.2 Mn基低温NH_3-SCR脱硝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第19-22页
        1.2.1 非负载型Mn基催化剂第20页
        1.2.2 负载型Mn基催化剂第20-21页
        1.2.3 Mn-Ce基复合金属氧化物纳米催化剂的研究第21-22页
    1.3 核壳结构催化剂的性能及其在SCR领域的应用第22-24页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6-33页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26-28页
        2.1.1 化学试剂和气体第26-27页
        2.1.2 主要实验仪器第27-28页
    2.2 催化剂的制备第28-29页
        2.2.1 MnO_x的制备第28页
        2.2.2 CeO_2@MnO_x的制备第28-29页
    2.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29-30页
    2.4 表征手段第30-33页
        2.4.1 N2吸附-脱附第30页
        2.4.2 扫描电镜(SEM)第30页
        2.4.3 透射电镜(TEM)第30-31页
        2.4.4 X射线衍射(XRD)第31页
        2.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31页
        2.4.6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第31页
        2.4.7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第31页
        2.4.8 原位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In-situ FT-IR)第31-33页
第三章 CeO_2@MnO_x的制备条件对SCR催化性能影响第33-47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MnO_x内核形貌的对核壳结构CeO_2@MnO_x催化剂性能影响及表征第33-35页
    3.3 MnO_x类球形纳米颗粒内核的优化和可控制备第35-42页
        3.3.1 Mn前驱体对MnO_x颗粒形貌的影响第35-37页
        3.3.2 不同沉淀剂对催化剂 NH_3-SCR 性能的影响第37-39页
        3.3.3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39-41页
        3.3.4 碱液浓度和反应时间对样品的影响第41-42页
    3.4 CeO_2壳厚度对核壳结构CeO_2@MnO_x催化性能的影响第42-45页
    3.5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CeO_2@MnO_x和Mn-Ce-O_x催化性能研究第47-57页
    4.1 引言第47页
    4.2 CeO_2@MnO_x催化剂的SCR活性评价结果第47-48页
    4.3 HR-TEM分析第48-50页
    4.4 XRD分析第50-51页
    4.5 XPS分析第51-53页
    4.6 H_2-TPR分析第53-54页
    4.7 NH_3-TPD分析第54-55页
    4.8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五章 CeO_2@MnO_x的NH_3-SCR反应机理研究第57-66页
    5.1 引言第57页
    5.2 吸附态研究第57-61页
        5.2.1 NH_3吸附的原位红外实验第57-59页
        5.2.2 NO+O_2吸附的原位红外实验第59-61页
    5.3 瞬态反应研究第61-64页
        5.3.1 吸附NH_3后通入NO+O_2的瞬态研究第61-63页
        5.3.2 吸附NO+O_2后通入NH_3的瞬态研究第63-64页
    5.4 反应路径第64-65页
    5.5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全文总结第66-67页
    进一步工作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成果第77-78页
致谢第78-79页
附件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性玉米秸秆去除水中硝酸根和磷酸根的特性和机理研究
下一篇:全氟辛烷磺酸在活性污泥上的吸附及与铜复合对污泥的毒性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