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

我国自然资源损害民事责任研究

论文创新点第6-7页
中文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1 引言第11-25页
    1.1 研究的缘起第11-21页
        1.1.1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均资源量小第11页
        1.1.2 资源使用效率低、资源的浪费与破坏现象严重第11-13页
        1.1.3 现行自然资源损害民事法律责任制度存在不足第13-18页
        1.1.4 司法实践急需自然资源损害民事责任的完善第18-2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1-23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3页
    1.4 研究方法第23-25页
2 自然资源损害民事法律责任概述第25-49页
    2.1 自然资源的定义第25-32页
        2.1.1 自然资源学对自然资源的定义第25-26页
        2.1.2 法学对自然资源的定义第26-28页
        2.1.3 自然资源与环境第28-32页
    2.2 损害的定义第32页
    2.3 自然资源损害概述第32-38页
        2.3.1 国内外对自然资源损害的界定第33-35页
        2.3.2 自然资源损害的概念、类型及特征第35-38页
    2.4 构建和完善自然资源损害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及必要性第38-49页
        2.4.1 自然资源损害民事责任的界定第38-39页
        2.4.2 构建和完善我国自然资源损害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第39-43页
        2.4.3 构建和完善我国自然资源损害民事责任的必要性第43-49页
3 我国自然资源损害民事法律责任的设置第49-54页
    3.1 自然资源损害民事责任的功能定位第49-50页
    3.2 自然资源损害民事责任的设置模式第50-53页
        3.2.1 国外自然资源损害民事责任的设置模式第50-52页
        3.2.2 我国自然资源损害民事责任的设置模式第52-53页
    3.3 设置自然资源损害民事责任应遵循的原则第53-54页
        3.3.1 预防与填补损害原则第53页
        3.3.2 区别责任方式原则第53页
        3.3.3 注重生态效益原则第53-54页
4 自然资源损害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及构成要件第54-69页
    4.1 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的一般理论第54-56页
    4.2 自然资源损害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的典型域外立法第56-58页
        4.2.1 美国自然资源损害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第56-57页
        4.2.2 欧盟自然资源损害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第57-58页
    4.3 我国自然资源损害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第58-61页
    4.4 我国自然资源损害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第61-69页
        4.4.1 自然资源损害行为第61-62页
        4.4.2 自然资源损害的事实或损害的危险第62-63页
        4.4.3 损害行为与自然资源损害的事实或损害的危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第63-66页
        4.4.4 自然资源损害民事责任的免责事由第66-69页
5 自然资源损害民事责任的实现第69-116页
    5.1 自然资源损害民事责任的具体承担方式第69-87页
        5.1.1 概述第69-75页
        5.1.2 损害赔偿第75-87页
    5.2 承担自然资源损害民事责任的主体范围第87-89页
    5.3 有权对自然资源损害救济提出请求的主体第89-99页
        5.3.1 概述第89-90页
        5.3.2 国外的法律规定第90-94页
        5.3.3 行使自然资源损害救济请求权的主体第94-99页
    5.4 自然资源损害民事责任实现的相关制度保障第99-116页
        5.4.1 预缴生态保证金制度第99-100页
        5.4.2 自然资源损害民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第100-102页
        5.4.3 自然资源损害民事责任的保险制度第102-106页
        5.4.4 自然资源损害民事责任公共补偿基金制度第106-110页
        5.4.5 实现自然资源损害民事责任的程序保障第110-116页
结语第116-117页
中英文参考文献第117-12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125-127页
后记第127页

论文共12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房屋租赁权研究
下一篇:民事法益研究--以民事法益的类型化与法律保护为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