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民法论文

民事法益研究--以民事法益的类型化与法律保护为聚焦

论文创新点第5-6页
中文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2页
目录第13-16页
1 引言第16-23页
    1.1 选题理由和意义第16-19页
    1.2 研究现状和趋势第19-21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1-23页
2 民事法益概述第23-43页
    2.1 民事法益的理论依据第23-29页
        2.1.1 法学基本范畴的重要概念第23-26页
        2.1.2 法益理论的漂移与流变第26-29页
    2.2 民事法益的内涵解读第29-38页
        2.2.1 突破权利体系框架的概念重构第29-32页
        2.2.2 静态观念主义:法益、权利、利益的分裂与媾和第32-35页
        2.2.3 动态结果主义:民事法益与债的产生依据第35-38页
    2.3 比较视野下的特征论第38-43页
        2.3.1 民事法益的自然属性第38-39页
        2.3.2 民事法益的次权利形态第39-43页
3 民事法益的类型化研究第43-66页
    3.1 差异性标准下的法益类型第43-46页
        3.1.1 上升标准:权利疆界障碍之判别第43-44页
        3.1.2 主体标准:民事主体阙如之判别第44-46页
        3.1.3 载体标准:物质实体依托之判别第46页
        3.1.4 性质标准:利益专属性质之判别第46页
    3.2 人身型民事法益第46-51页
        3.2.1 人格法益第46-49页
        3.2.2 身份法益第49-51页
    3.3 财产型民事法益第51-62页
        3.3.1 物法益第51-57页
        3.3.2 债法益第57-60页
        3.3.3 经营性法益第60-62页
    3.4 混合型民事法益第62-66页
        3.4.1 知识产权法益第62-63页
        3.4.2 商品化权第63-64页
        3.4.3 可出生胎儿法益第64-66页
4 民事法益保护的必要性证成第66-79页
    4.1 民法的不完备立法第66-70页
        4.1.1 成文法保护的局限第66-68页
        4.1.2 不完备立法下的保护僵局第68-70页
    4.2 应然权利与实然权利的分离第70-74页
        4.2.1 不断生长的民事利益第71-72页
        4.2.2 新兴民事利益隔离于权利体系外第72-73页
        4.2.3 应然权利得不到应有保护第73-74页
    4.3 打破权利体系的藩篱重构法益生长空间第74-79页
        4.3.1 对成文法局限性的克服第74-75页
        4.3.2 对定型化权利体系的矫正第75-77页
        4.3.3 民事法益的保护是法律的应然选择第77-79页
5 民事法益保护之形式及范围第79-102页
    5.1 比较法、部门法权益不区分保护纵横论第79-84页
        5.1.1 契约精神:合同法上的权益平等保护第79-80页
        5.1.2 判例传统:英美法上的权益不区分保护第80-81页
        5.1.3 开放逻辑:侵权法上的权益概括保护第81-84页
    5.2 侵权法对权益的区分保护第84-98页
        5.2.1 法益保护的制约因素第84-88页
        5.2.2 权益区分保护的侵权法一般条款之逻辑结构第88-90页
        5.2.3 违法性与故意背俗条款在法益保护中的转介与适用第90-98页
    5.3 民事法益的保护限度第98-102页
        5.3.1 人身型法益的保护限度——以一般人格权为例第99-100页
        5.3.2 财产型法益的保护限度——以纯粹经济损失为例第100-101页
        5.3.3 民事法益的时间限度——以死者人格法益为例第101-102页
6 对我国侵权法之调整——基于保护民事法益第102-126页
    6.1 基于《侵权责任法》立法目的探讨第102-104页
        6.1.1 《侵权责任法》保护的民事法益第102-103页
        6.1.2 《侵权责任法》对法益保护的立法目的第103-104页
    6.2 民事法益的弱保护机制第104-110页
        6.2.1 司法实践中的弱保护倾向第104-105页
        6.2.2 弱保护的运行及突破第105-108页
        6.2.3 构建民事法益的弱保护机制第108-110页
    6.3 对《侵权责任法》一般条款的调整第110-117页
        6.3.1 侵权法一般条款的限缩解释第110-114页
        6.3.2 侵权法中法益类型的列举第114-116页
        6.3.3 对《侵权责任法》司法解释的建议第116-117页
    6.4 侵权法法益保护之补充第117-126页
        6.4.1 围绕法益保护展开的利益衡量第117-122页
        6.4.2 围绕法益保护展开的法律漏洞填补第122-126页
结语第126-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39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第139-140页
后记第140-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自然资源损害民事责任研究
下一篇:合同成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