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一) 基于在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的教育实习实践的思考 | 第8页 |
(二) 新时期中学生德育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 第8页 |
(三) 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及众多改革教学模式成功的启示 | 第8-9页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 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 文献分析法 | 第12页 |
(二) 课堂观察法 | 第12页 |
(三) 案例分析法 | 第12页 |
(四) 访谈法 | 第12-13页 |
五、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探究式教学模式及“三部六环”教学模式 | 第14-22页 |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及“三部六环”教学模式的内涵 | 第14-15页 |
(一)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 第14页 |
(二) “三部六环”教学模式的内涵 | 第14页 |
(三) “六环”的具体内容 | 第14-15页 |
二、“三部六环”教学模式创立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一)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 第15-16页 |
(二) 教育学理论基础 | 第16页 |
(三) 心理学理论基础 | 第16页 |
三、“三部六环”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 | 第16-18页 |
四、“三部六环”具体的实施程序及原则 | 第18-19页 |
(一) “三部六环”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程序图 | 第18页 |
(二) “三部六环”教学模式实施的原则 | 第18-19页 |
五、“三部六环”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举例 | 第19-22页 |
第三章 “三部六环”教学模式实施的现状——以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为例 | 第22-30页 |
一、“三部六环”教学模式在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的具体实施情况 | 第22-24页 |
(一) 实施时间和对象 | 第22页 |
(二) 中学不同年级实施现状 | 第22-23页 |
(三) 中学思想政治课运用该模式取得成绩 | 第23-24页 |
二、“三部六环”教学模式实施中的问题及原因 | 第24-30页 |
(一) “三部六环”教学模式实施环节在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4-28页 |
(二) 思政课的知识难度不同对“三部六环”教学模式的应用也存在差异 | 第28-29页 |
(三) “三部六环”教学模式的应用在不同年级的应用存在差异 | 第29-30页 |
第四章 “三部六环”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 第30-36页 |
一、社会、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主体四个角度的应对措施 | 第30-34页 |
(一) 社会角度——立足学生发展,落实高考大环境的改革 | 第30-31页 |
(二) 学校角度——用人文的方式强化学校刚性管理制度 | 第31-32页 |
(三) 教师角度——教师应从理论和实践上重视专业化成长 | 第32-33页 |
(四) 学生角度——在立足合作的原则上培养学生探究思维品质 | 第33-34页 |
二、发展以“三部六环”教学模式为主多种教学模式并用的策略 | 第34-35页 |
三、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模式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