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成果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成果 | 第13-15页 |
·研究空间 | 第15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框架 | 第16-18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8-19页 |
2 主要概念与相关理论综述 | 第19-25页 |
·供应链金融的内涵 | 第19-20页 |
·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理论依据 | 第20-22页 |
·供应链风险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供应链协调机制 | 第21-22页 |
·金融衍生工具相关知识综述 | 第22-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供应链金融基本模式及发展瓶颈分析 | 第25-36页 |
·供应链金融的职能 | 第25-27页 |
·现有供应链金融基本运行模式分析 | 第27-33页 |
·采购阶段的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预付款融资模式 | 第27-29页 |
·运营阶段的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存货质押融资模式 | 第29-31页 |
·销售阶段的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 第31-33页 |
·现有供应链金融运行模式局限性分析 | 第33-35页 |
·预付款融资模式的局限性——库存问题 | 第33-34页 |
·动产质押融资模式的局限性——价值问题 | 第34页 |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的局限性——回款问题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金融衍生机制下的供应链金融运行模式的改良 | 第36-48页 |
·供应链金融优化和风险管理的新视角 | 第36-39页 |
·金融衍生工具的功能 | 第36-37页 |
·金融衍生工具引入供应链金融的可行性分析 | 第37-38页 |
·金融衍生工具在供应链优化与风险管理中的运用分析 | 第38-39页 |
·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的创新研究 | 第39-47页 |
·引入期权契约的预付款模式 | 第40-42页 |
·融入套期保值功能的质押模式 | 第42-44页 |
·嵌入信用衍生互换的应收账款模式 | 第44-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创新模式效果的验证 | 第48-65页 |
·预付款模式创新前后的绩效比较 | 第48-53页 |
·报童模型 | 第48-50页 |
·引入期权后的供应链决策 | 第50-52页 |
·引入期权前后的供应链绩效比较 | 第52-53页 |
·质押模式套期保值有效性的评估 | 第53-58页 |
·套期保值的价值评估 | 第53-54页 |
·套期保值效用的风险评估 | 第54-57页 |
·实证研究 | 第57-58页 |
·应收账款创新模式损益的博弈分析 | 第58-63页 |
·博弈模型的构建 | 第59-60页 |
·传统模式下金融结构融资决策的分析 | 第60-61页 |
·新模式下金融结构融资决策的变化 | 第6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全文总结 | 第65页 |
·研究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作者简历 | 第70-7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