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面工程论文--路面:按使用材料分论文--沥青路面论文

基于厚度恒定法测定新建沥青路面介电常数与空隙率的方法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国内外无核密度仪的技术发展第13-14页
        1.2.2 国内外三维探地雷达的研究发展第14-15页
        1.2.3 介电常数与空隙率关系现状研究第15-16页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6-18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测量仪器构成及功能分析第20-32页
    2.1 无核密度仪工作原理第20页
    2.2 三维探地雷达第20-28页
        2.2.1 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第20-21页
        2.2.2 系统性能分析第21-22页
        2.2.3 电磁波理论第22-23页
        2.2.4 介质的电磁特性第23-25页
        2.2.5 电磁波的波动方程第25-26页
        2.2.6 电磁波在沥青混合料中的传播特性第26-28页
    2.3 三维探地雷达的参数与选择第28-30页
        2.3.1 最小分辨率第28-29页
        2.3.2 最大探测深度第29页
        2.3.3 参数的选择第29-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沥青路面介电常数及空隙率测量方法第32-40页
    3.1 沥青路面介电常数测量方法第32-38页
        3.1.1 振幅全反射法(金属板反射法)第32-33页
        3.1.2 共中点法第33-36页
        3.1.3 厚度恒定法第36-38页
    3.2 空隙率测量方法第38-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修正最大理论密度室内实验设计第40-63页
    4.1 工程背景第40-46页
        4.1.1 工程材料第41-42页
        4.1.2 沥青混合料设计配合比第42-43页
        4.1.3 现场实测灰度图第43-44页
        4.1.4 燃烧筛分实验第44-46页
    4.2 开展最大理论密度研究第46-58页
        4.2.1 最大理论密度测量方法第46-51页
        4.2.2 室内马歇尔实验第51-53页
        4.2.3 灰关联分析试验结果第53-58页
    4.3 最大理论密度的修正第58-62页
        4.3.1 修正方法探究第58-60页
        4.3.2 修正结果检验第60-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基于厚度恒定法测量沥青路面空隙率第63-78页
    5.1 数据测定第63-67页
        5.1.1 测量方法、条件及仪器参数设定第63-64页
        5.1.2 芯样参数和双程走时第64-66页
        5.1.3 无核密度仪的标定第66-67页
    5.2 介电常数与空隙率拟合第67-73页
        5.2.1 已有的经验模型第67页
        5.2.2 随机取值方法第67-68页
        5.2.3 拟合结果第68-70页
        5.2.4 模型验证第70-73页
    5.3 对比分析和讨论第73-76页
        5.3.1 模型的修正于分析第73-75页
        5.3.2 检测效率比较第75页
        5.3.3 厚度恒定法的误差分析第75-76页
    5.4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第78-80页
    结论第78-79页
    进一步研究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附表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密度测定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与评价研究
下一篇:某县道网路面养护修复决策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