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11-13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1.1.1 幼儿健康成长与国家兴旺发达息息相关 | 第11页 |
1.1.2 国家教育部对幼儿身心发展高度重视 | 第11页 |
1.1.3 国家体育总局对幼儿身心发展高度重视 | 第11-12页 |
1.1.4 哑铃操的趣味性有助于提高锻炼效果 | 第12页 |
1.1.5 哑铃操有助于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品质 | 第12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2.1.1 哑铃的起源 | 第13-14页 |
2.1.2 哑铃操的定义、属性、作用 | 第14页 |
2.2 关于哑铃操锻炼效果方面的研究 | 第14-16页 |
2.3 关于哑铃操创编与实验方面的研究 | 第16-18页 |
2.4 关于哑铃操推广的研究 | 第18-19页 |
2.5 关于幼儿操创编的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0-23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20页 |
3.2.2 实地考察法 | 第20页 |
3.2.3 专家访谈法 | 第20页 |
3.2.4 问卷调查法 | 第20-21页 |
3.2.5 实验法 | 第21-22页 |
3.2.6 数理统计法 | 第22-23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3-37页 |
4.1 大班幼儿哑铃操创编原则 | 第23-24页 |
4.1.1 科学性原则 | 第23页 |
4.1.3 趣味性原则 | 第23-24页 |
4.1.4 艺术性原则 | 第24页 |
4.1.5 安全性原则 | 第24页 |
4.1.6 充分利用器材的原则 | 第24页 |
4.2 大班幼儿哑铃操创编要素 | 第24-26页 |
4.2.1 动作要素 | 第24-25页 |
4.2.2 音乐要素 | 第25页 |
4.2.3 器材要素 | 第25页 |
4.2.4 空间要素 | 第25页 |
4.2.5 队形、配合要素 | 第25-26页 |
4.3 大班幼儿哑铃操创编过程 | 第26-28页 |
4.3.1 制定目标与构思整体方案 | 第26页 |
4.3.2 段落设计 | 第26页 |
4.3.3 音乐选择和剪辑 | 第26页 |
4.3.4 成套动作的设计 | 第26-27页 |
4.3.5 专家论证、调整完善 | 第27页 |
4.3.6 创编团队专家对哑铃操的评审 | 第27-28页 |
4.4 幼儿哑铃操成套动作特点 | 第28-31页 |
4.5 幼儿哑铃操锻炼后心率变化情况 | 第31-32页 |
4.6 哑铃操对大班幼儿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的影响 | 第32-34页 |
4.6.1 大班幼儿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后身高、体重对比分析 | 第32页 |
4.6.2 实验前、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身体素质对比 | 第32-34页 |
4.7 幼儿教师和专家对哑铃操的评价 | 第34-35页 |
4.8 幼儿对哑铃操的评价 | 第35-37页 |
4.8.1 幼儿练习哑铃操的态度 | 第35-36页 |
4.8.2 幼儿练习哑铃操后的疲劳程度 | 第36页 |
4.8.3 幼儿练习哑铃操后的心理感受 | 第36-37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37-39页 |
5.1 结论 | 第37页 |
5.2 建议 | 第37-39页 |
6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附件 一 | 第42-65页 |
附件 二 | 第65-67页 |
附件 三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