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18-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2 创新点 | 第18-19页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2章 中小学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21-31页 |
2.1 突发事件 | 第21-24页 |
2.1.1 概念 | 第21-22页 |
2.1.2 特点 | 第22-24页 |
2.2 中小学突发事件 | 第24-26页 |
2.2.1 概念 | 第24页 |
2.2.2 特点 | 第24-26页 |
2.3 中小学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 第26-27页 |
2.3.1 概念 | 第26-27页 |
2.3.2 特点 | 第27页 |
2.4 相关理论 | 第27-31页 |
2.4.1 公共管理理论 | 第27-28页 |
2.4.2 灾害学基本理论 | 第28-29页 |
2.4.3 应急管理理论 | 第29-31页 |
第3章 衡阳市中小学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 第31-39页 |
3.1 学校安全理念缺失 | 第31-33页 |
3.1.1 学校安全理念缺失的表现 | 第31-32页 |
3.1.2 相关案例分析 | 第32-33页 |
3.2 应对突发事件的教育缺失 | 第33-36页 |
3.2.1 应对突发事件教育缺失的表现 | 第34-35页 |
3.2.2 相关案例分析 | 第35-36页 |
3.3 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协调机制缺失 | 第36-39页 |
3.3.1 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协调机制缺失的表现 | 第36-37页 |
3.3.2 相关案例分析 | 第37-39页 |
第4章 解决衡阳市中小学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39-52页 |
4.1 解决衡阳市中小学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题应把握的原则 | 第39-41页 |
4.1.1 科学指导的原则 | 第39页 |
4.1.2 以人为本的原则 | 第39-40页 |
4.1.3 依法治理的原则 | 第40页 |
4.1.4 综合预防的原则 | 第40页 |
4.1.5 平战结合的原则 | 第40-41页 |
4.2 解决衡阳市中小学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41-52页 |
4.2.1 加强队伍体系建设 | 第41-42页 |
4.2.2 加强制度体系建设 | 第42-43页 |
4.2.3 加强教育培训体系建设 | 第43-46页 |
4.2.4 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 第46-49页 |
4.2.5 加强信息沟通体系建设 | 第49-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