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策略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引言第10-11页
第一章 信仰的解析第11-19页
    第一节 信仰的内涵第11-12页
    第二节 信仰的特征和作用第12-14页
        一、 信仰是人类的本质特征第12页
        二、 信仰是人类的精神需求第12-13页
        三、 信仰是人类的行动指南第13-14页
    第三节 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解读第14-19页
        一、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征第14-16页
        二、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的区别第16-19页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分析第19-27页
    第一节 大学生信仰现状相关调查第19-21页
    第二节 大学生信仰现状原因分析第21-27页
        一、 主观原因第21-22页
        二、 客观原因第22-27页
第三章 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意义第27-31页
    第一节 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第27-28页
    第二节 有利于执政党地位的巩固第28页
    第三节 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28-29页
    第四节 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第29-31页
第四章 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第31-43页
    第一节 正确理解和把握信仰教育的原则第31-33页
        一、 坚持方向性原则第31页
        二、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第31-32页
        三、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第32页
        四、 坚持与时俱进原则第32页
        五、 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原则第32-33页
    第二节 优化信仰教育环境第33-35页
        一、 努力营造社会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33-34页
        二、 积极净化校园环境,创建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第34页
        三、 不断优化家庭环境,创造温馨安宁的家庭氛围第34-35页
    第三节 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第35-36页
        一、 教材的改革与创新第35页
        二、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第35-36页
    第四节 丰富信仰教育内容第36-38页
        一、 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第36-37页
        二、 强化信仰常识与宗教常识教育第37页
        三、 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第37-38页
        四、 强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第38页
    第五节 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第38-40页
    第六节 加强党的队伍建设第40-41页
        一、 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第40页
        二、 促进大学生党建工作第40-41页
    第七节 加快网络阵地建设第41-43页
结论第43-44页
注释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元文化背景下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以河南省S学院为例
下一篇:师幼互动过程中教师引导策略的社会心理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