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1-15页 |
第一章 《小学》中“立教”思想对明确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理念的借鉴意义 | 第15-21页 |
一、《小学》中“立教”思想的基本内涵 | 第15-16页 |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理念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一)重智轻德,学生学习积极性缺乏 | 第16-17页 |
(二)课堂与生活脱节 | 第17-18页 |
(三)课程设置有待优化 | 第18页 |
三、朱熹“立教”思想对明确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理念的启发 | 第18-21页 |
(一)坚持德育为先,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 | 第18-19页 |
(二)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促进知行合一 | 第19-20页 |
(三)教师个人魅力的重要性 | 第20页 |
(四)重视同辈群体环境的影响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小学》“明伦”思想对优化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启示 | 第21-29页 |
一、《小学》中“明伦”思想的基本观点 | 第21-22页 |
二、当前初中生伦理观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一)责任意识淡薄 | 第22-23页 |
(二)缺乏感恩之心 | 第23页 |
三、小学“明伦”思想对优化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借鉴意义 | 第23-29页 |
(一)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及抱负 | 第23-24页 |
(二)培养学生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三观” | 第24-27页 |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小学》“敬身”思想对提升初中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启示 | 第29-35页 |
一、《小学》“敬身”思想的含义 | 第29-30页 |
二、“敬身”思想对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 第30-32页 |
(一)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 | 第30-31页 |
(二)通过自我认识,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 第31-32页 |
三、强化“敬身”思想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 第32-35页 |
(一)培养学生待人接物的能力 | 第32-33页 |
(二)强化学生的自我约束力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朱熹《小学》中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 第35-39页 |
一、朱熹《小学》德育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价 | 第35-37页 |
(一)积极影响 | 第35-36页 |
(二)消极影响 | 第36页 |
(三)对后世的影响 | 第36-37页 |
二、朱熹《小学》德育思想的发展和创新 | 第37-39页 |
(一)优化德育理念 | 第37页 |
(二)以人为本 | 第37-38页 |
(三)强化爱国主义精神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