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语 | 第9-14页 |
1 引言(绪论) | 第14-21页 |
1.1 胶质瘤治疗的现状 | 第14页 |
1.2 海洋来源的天然产物是新药开发的巨大资源 | 第14-16页 |
1.3 海洋微生物是抗肿瘤药物先导化合物发现的重要资源 | 第16-18页 |
1.4 海洋细菌来源的抗胶质瘤天然产物研究 | 第18-20页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2 活性细菌的筛选 | 第21-24页 |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2.2.1 土壤来源的菌株分离纯化 | 第21-22页 |
2.2.2 动植物来源的菌株分离纯化 | 第22页 |
2.2.3 菌株的粗提物获得 | 第22页 |
2.2.4 粗提物抗胶质瘤活性的测试 | 第22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22-24页 |
3 海洋细菌ZQ4BG和ZQ5-21B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24-61页 |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24-25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3.1.2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3.1.3 培养基 | 第25页 |
3.2 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ZQ4BG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25-56页 |
3.2.1 海洋细菌ZQ4BG的鉴定 | 第25-28页 |
3.2.2 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ZQ4BG的扩大培养 | 第28页 |
3.2.3 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ZQ4BG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 第28-30页 |
3.2.4 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ZQ4BG化学成分的结构解析 | 第30-47页 |
3.2.5 黄色真菌素(flavofungins)类化合物的丙叉反应及其产物研究 | 第47-53页 |
3.2.6 黄色真菌素(flavofungins)类化合物的Mosher反应及其产物研究 | 第53-56页 |
3.3 海洋细菌ZQ5-21B化学成分的研究 | 第56-61页 |
3.3.1 菌株ZQ5-21B的扩大培养 | 第56页 |
3.3.2 菌株ZQ5-21B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 第56-57页 |
3.3.3 菌株ZQ5-21B化学成分的结构解析 | 第57-61页 |
4 海洋细菌ZQ4BG和ZQ5-21B化学成分的抗胶质瘤和抗菌活性研究 | 第61-68页 |
4.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61-62页 |
4.1.1 实验仪器 | 第61页 |
4.1.2 实验材料 | 第61-62页 |
4.2 主要试液的配制 | 第62-63页 |
4.2.1 细胞培养的试液 | 第62-63页 |
4.2.2 体外活性实验的试液 | 第63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63-65页 |
4.3.1 细胞培养 | 第63页 |
4.3.2 SRB法测定化合物影响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 第63-64页 |
4.3.3 扩散法测定化合物的抗菌活性 | 第64页 |
4.3.4 肉汤稀释法测定化合物的抗菌活性 | 第64-65页 |
4.4 海洋细菌ZQ4BG和ZQ5-21B化学成分的抗胶质瘤活性研究 | 第65-67页 |
4.4.1 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ZQ4BG化学成分的胶质瘤活性研究 | 第65-66页 |
4.4.2 细菌ZQ5-21B化学成分的抗胶质瘤活性研究 | 第66-67页 |
4.5 海洋细菌ZQ4BG和ZQ5-21B化学成分的抗菌活性研究 | 第67-68页 |
4.5.1 链霉菌Streptomyces sp. ZQ4BG化学成分的抗菌活性研究 | 第67页 |
4.5.2 细菌ZQ5-21B化学成分的抗菌活性研究 | 第67-68页 |
5 总结与讨论 | 第68-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8页 |
作者简历 | 第78-79页 |
附录 | 第79-1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