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啡肽来源的抗菌肽的设计及活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10-29页 |
第一章 细菌感染与耐药 | 第10-13页 |
1.1 常见的细菌感染与耐药 | 第10-11页 |
1.1.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与耐药 | 第10-11页 |
1.1.2 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与耐药 | 第11页 |
1.2 细菌感染与耐药的应对策略 | 第11-13页 |
1.2.1 细菌感染的治疗策略 | 第11-12页 |
1.2.2 细菌耐药的预防策略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抗菌肽 | 第13-28页 |
2.1 抗菌肽的来源 | 第13-19页 |
2.1.1 微生物抗菌肽 | 第13-15页 |
2.1.2 植物抗菌肽 | 第15页 |
2.1.3 动物抗菌肽 | 第15-18页 |
2.1.4 人工合成抗菌肽 | 第18-19页 |
2.2 抗菌肽的作用活性 | 第19-21页 |
2.2.1 抗菌活性 | 第19页 |
2.2.2 抗生物膜感染 | 第19-20页 |
2.2.3 抗病毒活性 | 第20页 |
2.2.4 抗肿瘤活性 | 第20-21页 |
2.2.5 促伤口愈合活性 | 第21页 |
2.2.6 免疫调节活性 | 第21页 |
2.3 影响抗菌肽作用活性的因素 | 第21-23页 |
2.3.1 二级结构对抗菌肽作用活性的影响 | 第21-22页 |
2.3.2 正电荷对抗菌肽作用活性的影响 | 第22页 |
2.3.3 疏水性对抗菌肽作用活性的影响 | 第22页 |
2.3.4 两亲性对抗菌肽作用活性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5 肽链长度对抗菌肽作用活性的影响 | 第23页 |
2.4 抗菌肽的作用机制 | 第23-25页 |
2.4.1 抗菌肽的膜裂解机制 | 第23-24页 |
2.4.2 抗菌肽的非膜裂解机制 | 第24-25页 |
2.5 抗菌肽的设计改造 | 第25-26页 |
2.5.1 引入非天然氨基酸 | 第25页 |
2.5.2 末端修饰 | 第25-26页 |
2.5.3 结构或构型制约 | 第26页 |
2.5.4 理化性质优化 | 第26页 |
2.6 抗菌肽的应用前景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神经肽 | 第28-29页 |
3.1 神经肽简介 | 第28页 |
3.1.1 神经肽的抗菌活性 | 第28页 |
3.1.2 神经肽的免疫调节活性 | 第28页 |
3.2 强啡肽简介 | 第28-29页 |
第二部分 实验内容 | 第29-56页 |
第一章 课题总体设计 | 第29-30页 |
第二章 BA抗菌类似物作用活性及机制研究 | 第30-56页 |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30-31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30页 |
2.1.3 菌株 | 第30-31页 |
2.1.4 细胞 | 第31页 |
2.1.5 小鼠 | 第3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1-35页 |
2.2.1 多肽类似物的固相合成与分离纯化 | 第31-32页 |
2.2.2 多肽类似物物理化学性质分析 | 第32页 |
2.2.3 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 第32页 |
2.2.4 最小杀菌浓度的测定 | 第32-33页 |
2.2.5 体外抗肿瘤活性检测 | 第33页 |
2.2.6 体外溶血活性检测 | 第33页 |
2.2.7 细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及活性检测 | 第33-34页 |
2.2.8 杀菌动力学实验 | 第34页 |
2.2.9 碘化丙啶摄取实验 | 第34-35页 |
2.2.10 生物膜形成抑制实验 | 第35页 |
2.2.11 已形成生物膜破坏实验 | 第35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35-51页 |
2.3.1 多肽类似物的固相合成与分离纯化 | 第35-40页 |
2.3.2 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 第40-42页 |
2.3.3 体外抗肿瘤活性检测 | 第42-43页 |
2.3.4 体外溶血活性检测 | 第43-44页 |
2.3.5 最小杀菌浓度的测定 | 第44-45页 |
2.3.6 原生质体的制备及活性检测 | 第45-47页 |
2.3.7 杀菌动力学实验 | 第47-48页 |
2.3.8 碘化吡啶摄入实验 | 第48-50页 |
2.3.9 生物膜形成抑制实验 | 第50页 |
2.3.10 形成生物膜破坏实验 | 第50-51页 |
2.4 讨论 | 第51-54页 |
2.5 结论 | 第54页 |
2.6 展望 | 第54-56页 |
2.6.1 BA抗菌类似物耐药性研究 | 第54-55页 |
2.6.2 BA抗菌类似物更深入的机制研究 | 第55页 |
2.6.3 BA抗菌类似物更广泛的应用研究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92页 |
附录Ⅰ BA类似物RP-HPLC分析谱图 | 第68-78页 |
附录Ⅱ BA类似物质EMI-MS谱图 | 第78-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