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券交易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基于会计稳健性的视角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2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 可能的创新 | 第12-14页 |
2 融券交易对信息披露的治理机理 | 第14-19页 |
2.1 融券投资者的交易动机 | 第14页 |
2.2 融券交易的市场效应 | 第14-15页 |
2.3 融券交易与上市公司外部治理 | 第15-16页 |
2.4 融券交易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 第16-1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3 中国融券交易业务运行现状分析 | 第19-29页 |
3.1 融券交易介绍及发展历程 | 第19-23页 |
3.1.1 融券交易介绍 | 第19-21页 |
3.1.2 中国融券交易业务的发展历程 | 第21-23页 |
3.2 中国融券业务市场交易现状分析 | 第23-26页 |
3.2.1 融券标的股票扩容 | 第23-24页 |
3.2.2 融券交易规模 | 第24-25页 |
3.2.3 信用账户变化 | 第25页 |
3.2.4 转融通市场交易 | 第25-26页 |
3.3 中国融券交易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3.3.1 融券余额在融资融券余额中占比较小 | 第26页 |
3.3.2 机构信用账户比例偏低 | 第26-27页 |
3.3.3 融券交易成本较高 | 第27页 |
3.3.4 转融通机制还不够完善 | 第2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4 融券交易对会计稳健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29-51页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29-32页 |
4.2 研究设计 | 第32-35页 |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32页 |
4.2.2 实证模型 | 第32-34页 |
4.2.3 会计稳健性的衡量 | 第34页 |
4.2.4 描述性统计 | 第34-35页 |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5-43页 |
4.3.1 总体检验与分时段窗口检验 | 第35-36页 |
4.3.2 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 | 第36-37页 |
4.3.3 内部股权结构的影响 | 第37-39页 |
4.3.4 外部市场环境和内部股权结构的共同影响 | 第39-40页 |
4.3.5 潜在机制 | 第40-42页 |
4.3.6 内生性问题 | 第42-43页 |
4.4 稳健性检验 | 第43-49页 |
4.4.1 基于PSM配对样本的重新检验 | 第43-46页 |
4.4.2 更换样本 | 第46-48页 |
4.4.3 更换核心指标测度 | 第48-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1-54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1-52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52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作者简历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