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前言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24页 |
1.1 印染废水的特点 | 第9页 |
1.2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简介 | 第9-17页 |
1.2.1 物理处理法 | 第9-11页 |
1.2.2 化学处理法 | 第11-12页 |
1.2.3 生物处理法 | 第12-14页 |
1.2.4 高级氧化技术 | 第14-17页 |
1.3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用于降解废水的研究 | 第17-22页 |
1.3.1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降解废水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1.3.2 DBD等离子体技术在降解印染废水中的研究 | 第20-22页 |
1.4 本论文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1.4.1 立题依据 | 第22-23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4-32页 |
2.1 实验试剂及实验设备 | 第24-25页 |
2.1.1 实验所用的主要试剂 | 第24页 |
2.1.2 本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 | 第24-2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5-32页 |
2.2.1 低温等离子体交流电源放电能量及能量效率计算 | 第25-26页 |
2.2.2 溶液电导率的测定 | 第26-27页 |
2.2.3 溶液pH值的测定 | 第27页 |
2.2.4 溶液降解率的测定 | 第27-28页 |
2.2.5 溶液COD的测定 | 第28-29页 |
2.2.6 中间产物及反应产物的检测 | 第29-32页 |
3 等离子体反应器设计及特性 | 第32-40页 |
3.1 等离子体反应器 | 第32-34页 |
3.1.1 新型两级DBD等离子体反应器设计 | 第32-33页 |
3.1.2 低温等离子体电源 | 第33-34页 |
3.2 废水处理流程 | 第34-35页 |
3.3 低温等离子体电学特性诊断 | 第35-36页 |
3.4 新型两级DBD等离子体反应器处理废水 | 第36-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新型两级DBD等离子体反应器降解甲基橙废水 | 第40-48页 |
4.1 甲基橙废水的物性参数随时间的变化 | 第40-43页 |
4.1.1 甲基橙废水颜色随停留时间变化 | 第40-41页 |
4.1.2 甲基橙废水pH随停留时间变化 | 第41页 |
4.1.3 甲基橙废水电导率随停留时间变化 | 第41-42页 |
4.1.4 甲基橙废水COD随停留时间变化 | 第42-43页 |
4.2 甲基橙废水最佳降解条件研究 | 第43-47页 |
4.2.1 甲基橙的初始质量浓度对甲基橙废水降解的影响 | 第43-44页 |
4.2.2 甲基橙的初始pH值对甲基橙废水降解的影响 | 第44-45页 |
4.2.3 放电电压对甲基橙废水降解的影响 | 第45-4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新型两级DBD等离子体反应器降解甲基橙废水机理探讨 | 第48-58页 |
5.1 甲基橙废水液相的紫外光谱分析 | 第48-49页 |
5.2 甲基橙废水液相的红外及液质谱图分析 | 第49-56页 |
5.2.1 甲基橙原样红外及液质谱图分析 | 第49-50页 |
5.2.2 等离子体处理 10min的甲基橙溶液谱图分析 | 第50-53页 |
5.2.3 等离子体处理 130min的甲基橙溶液谱图分析 | 第53-54页 |
5.2.4 甲基橙降解机理分析 | 第54-5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结论 | 第58-59页 |
6.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