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合金学与各种性质合金论文--特种物理性质合金论文--特种热性质合金论文

激光喷丸强化镍基高温合金Inconel X-750抗热腐蚀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海洋大气环境中的热腐蚀第10-13页
        1.2.1 海洋大气环境的特点第10-12页
        1.2.2 热腐蚀的定义与危害第12页
        1.2.3 热腐蚀的影响因素第12-13页
    1.3 镍基高温合金的抗热腐蚀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1 典型镍基高温合金零件的热腐蚀第14-15页
        1.3.2 镍基高温合金抗热腐蚀工艺及存在问题第15-16页
    1.4.激光喷丸强化技术第16-20页
        1.4.1 基本原理与技术特点第16-19页
        1.4.2 激光喷丸强化镍基高温合金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1.5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0-22页
        1.5.1 研究意义第20页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激光喷丸强化镍基高温合金抗热腐蚀理论基础第22-32页
    2.1 高温合金的热腐蚀机理第22-25页
        2.1.1 硫化-氧化与酸碱熔融机理第22-24页
        2.1.2.NaCl对高温合金热腐蚀的影响机理第24-25页
    2.2 合金的流变应力模型第25-28页
        2.2.1 合金的动态应变时效理论第25-26页
        2.2.2 流变应力模型第26-28页
    2.3 激光喷丸强化抗热腐蚀性能理论第28-31页
        2.3.1 晶粒细化和位错增殖抗热腐蚀机制第28页
        2.3.2 残余压应力抗热腐蚀机制第28-29页
        2.3.3 激光喷丸强化镍基高温合金抗热腐蚀机理第29-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Inconel X-750 镍基合金激光喷丸强化表面完整性第32-49页
    3.1 激光喷丸实验第32-36页
        3.1.1 试样的制备第32页
        3.1.2 实验仪器与装置第32-33页
        3.1.3 实验方案第33-36页
    3.2 表面形貌和粗糙度分析第36-39页
        3.2.1 实验设备及方法第36-37页
        3.2.2 不同脉冲能量激光喷丸后的粗糙度第37-38页
        3.2.3 不同次数激光喷丸后的表面形貌和粗糙度第38-39页
    3.3 显微硬度分析第39-42页
        3.3.1 实验设备及方法第39-40页
        3.3.2 不同脉冲能量激光喷丸后显微硬度分析第40-41页
        3.3.3 不同次数激光喷丸后显微硬度分析第41-42页
    3.4 残余应力分析第42-45页
        3.4.1 实验设备及方法第42-43页
        3.4.2 不同脉冲能量激光喷丸后的残余应力第43-44页
        3.4.3 不同次数激光喷丸后的残余应力第44-45页
    3.5 微观组织分析第45-48页
        3.5.1 实验设备及方法第45-46页
        3.5.2 不同脉冲能量激光喷丸后的微观组织第46-47页
        3.5.3 不同次数激光喷丸后的微观组织第47-48页
    3.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激光喷丸强化Inconel X-750 镍基合金的热腐蚀性能第49-60页
    4.1 热腐蚀实验第49-51页
        4.1.1 试样制备第49页
        4.1.2 实验方法和设备第49-51页
    4.2 热腐蚀行为分析第51-59页
        4.2.1 热腐蚀动力学第51-54页
        4.2.2 热腐蚀截面形貌与成分分析第54-57页
        4.2.3 热腐蚀表面形貌第57-59页
    4.3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5.1 总结第60-61页
    5.2 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致谢第67-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锆与稀土对Al-Mg-Si系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下一篇:新型两级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降解印染废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