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高弹性改性沥青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高弹性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 第12-13页 |
1.2.3 高弹性改性沥青在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中的应用 | 第13-15页 |
1.2.4 研究现状综合分析 | 第15-16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高海拔山区对沥青的使用要求与影响 | 第18-28页 |
2.1 高海拔山区气候条件分析 | 第18-21页 |
2.1.1 温度 | 第18-19页 |
2.1.2 降雨量 | 第19-20页 |
2.1.3 光照强度 | 第20-21页 |
2.2 感温性能试验 | 第21-23页 |
2.3 粘弹性能试验 | 第23-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高弹性改性沥青抗老化性能试验 | 第28-42页 |
3.1 沥青抗热老化试验 | 第28-29页 |
3.2 沥青抗光老化试验 | 第29-33页 |
3.2.1 光老化机理 | 第29页 |
3.2.2 室内紫外线加速照射室的制作 | 第29-30页 |
3.2.3 室内光照时间的确定 | 第30-33页 |
3.3 抗紫外光添加剂 | 第33-36页 |
3.3.1 抗紫外光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 第33-34页 |
3.3.2 抗紫外光添加剂最佳掺量 | 第34-36页 |
3.4 抗紫外光添加剂效果验证 | 第36-39页 |
3.4.1 沥青感温试验 | 第36-37页 |
3.4.2 直接拉伸试验 | 第37-38页 |
3.4.3 车辙试验 | 第38-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2页 |
第四章 高弹性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 | 第42-56页 |
4.1 高弹性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第42-46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42-43页 |
4.1.2 配合比设计 | 第43-46页 |
4.2 高温稳定性试验 | 第46页 |
4.3 水稳定性试验 | 第46-47页 |
4.4 冻融循环试验 | 第47-53页 |
4.4.1 冻融劈裂试验 | 第48-50页 |
4.4.2 小梁弯曲试验 | 第50-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6页 |
第五章 高弹性改性沥青在防水粘结层中的设计与应用 | 第56-70页 |
5.1 防水粘结层的分类与评价指标 | 第56-59页 |
5.1.1 水泥混凝土桥防水粘结层的分类 | 第56-57页 |
5.1.2 水泥混凝土桥防水层路用性能的评价方法 | 第57-59页 |
5.2 高弹性改性沥青防水粘结层设计 | 第59-62页 |
5.2.1 防水层体系一设计 | 第59页 |
5.2.2 防水层体系二设计 | 第59-62页 |
5.3 防水粘结层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2-68页 |
5.3.1 拉拔试验与剪切试验 | 第62-65页 |
5.3.2 低温柔度试验 | 第65-66页 |
5.3.3 渗水性能试验 | 第66-67页 |
5.3.4 全厚式车辙试验 | 第67-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0-71页 |
6.2 进一步研究设想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致谢 | 第76-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