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重组竹基本力学性能的试验分析与研究 | 第17-31页 |
2.1 试验目的 | 第17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7-22页 |
2.2.1 重组竹材料顺纹方向抗拉强度及抗拉弹性模量 | 第17-18页 |
2.2.2 重组竹材料顺纹方向抗弯强度及抗弯弹性模量 | 第18-19页 |
2.2.3 重组竹材料顺纹及横纹方向抗压强度及抗压弹性模量 | 第19-20页 |
2.2.4 重组竹材料三个方向抗剪强度及抗剪弹性模量 | 第20-22页 |
2.3 试验结果和讨论 | 第22-29页 |
2.3.1 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结果 | 第22-24页 |
2.3.2 拉压试件本构关系 | 第24-25页 |
2.3.3 试件破坏形态 | 第25-27页 |
2.3.4 纤维方向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27-28页 |
2.3.5 标准强度与设计强度取值 | 第28-29页 |
2.3.6 与其他文献资料结果对比 | 第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重组竹-混凝土槽钢-螺钉连接件推出试验研究 | 第31-49页 |
3.1 试验目的 | 第31页 |
3.2 推出试件的设计和制作 | 第31-34页 |
3.2.1 推出试件的设计 | 第31-33页 |
3.2.2 推出试件的制作 | 第33-34页 |
3.3 试验装置和加载方案 | 第34-35页 |
3.4 推出试验现象描述及结果分析 | 第35-47页 |
3.4.1 推出试验现象描述及分析 | 第35-41页 |
3.4.2 推出试件主要试验讨论 | 第41-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新型重组竹-混凝土组合桥面板设计及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第49-69页 |
4.1 试验目的 | 第49页 |
4.2 重组竹-混凝土组合板梁设计 | 第49-56页 |
4.2.1 基本假定 | 第49页 |
4.2.2 预应力张拉的计算 | 第49-51页 |
4.2.3 重组竹-混凝土组合板梁基本尺寸的确定 | 第51-53页 |
4.2.4 剪力连接件的设计 | 第53-55页 |
4.2.5 规范要求荷载 | 第55-56页 |
4.3 重组竹-混凝土组合板梁制作 | 第56-57页 |
4.4 重组竹-混凝土组合板梁试验加载 | 第57-60页 |
4.4.1 加载方案 | 第57-58页 |
4.4.2 测试内容 | 第58-60页 |
4.5 试验现象及加载过程研究分析 | 第60-66页 |
4.5.1 试验加载过程 | 第60-61页 |
4.5.2 重组竹-混凝土组合板梁挠度分析 | 第61-62页 |
4.5.3 组合截面应变沿高度变化分析 | 第62-64页 |
4.5.4 重组竹与混凝土交界面滑移分析 | 第64页 |
4.5.5 重组竹与混凝土交界面应变沿长度变化分析 | 第64-66页 |
4.6 试验结论 | 第66-67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新型重组竹-混凝土组合桥面板有限元模拟分析 | 第69-79页 |
5.1 概述 | 第69页 |
5.2 单元选取 | 第69-73页 |
5.2.1 SOLID45单元 | 第69-70页 |
5.2.2 SOLID65单元 | 第70页 |
5.2.3 COMBINE39单元 | 第70-71页 |
5.2.4 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71-73页 |
5.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73-74页 |
5.4 有限元结果分析 | 第74-77页 |
5.4.1 挠度曲线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74页 |
5.4.2 重组竹板应变曲线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74-75页 |
5.4.3 混凝土板应变曲线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75-76页 |
5.4.4 规范荷载作用下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76-77页 |
5.4.5 中央集中荷载作用下截面应变随高度变化 | 第7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79-80页 |
6.2 展望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