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探讨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的目的、意义 | 第8-11页 |
1.1 加强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是是落实中央支农惠农的需要 | 第8-9页 |
1.2 加强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第9-10页 |
1.3 加强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 第10页 |
1.4 加强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 第10-11页 |
1.5 加强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 第11页 |
2 探讨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的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1 实证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2 理论研究依据 | 第12页 |
3 松江区土地流转成因、现状及土地流农民权益保障现状 | 第12-18页 |
3.1 土地流转的主要成因 | 第12-14页 |
3.1.1 非农机会是农户土地流出的主要原因 | 第12-13页 |
3.1.2 增加收入是农户土地流入的主要动因 | 第13-14页 |
3.1.3 土地流转是发展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效益的前提 | 第14页 |
3.2 松江区土地流转的现状 | 第14-16页 |
3.2.1 土地流转速度加快 | 第14页 |
3.2.2 土地流转区域在扩大 | 第14-15页 |
3.2.3 土地流转主体多元化 | 第15页 |
3.2.4 农村流转土地主要由集体分配 | 第15页 |
3.2.5 农业产业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 第15-16页 |
3.3 土地流转农民权益保障现状 | 第16-18页 |
3.3.1 农民土地流转收益得到提高 | 第16页 |
3.3.2 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管理进一步规范 | 第16页 |
3.3.3 土地流转机制创新初见成效 | 第16-17页 |
3.3.4 镇保水平进一步提高 | 第17页 |
3.3.5 劳动力转移进一步加强 | 第17-18页 |
4 松江区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受侵害情况及其原因 | 第18-22页 |
4.1 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受到的侵害 | 第18-20页 |
4.1.1 对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侵犯 | 第18页 |
4.1.2 土地流转中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侵害 | 第18-19页 |
4.1.3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侵犯 | 第19页 |
4.1.4 土地流转不规范对农民土地流转权益的侵害 | 第19页 |
4.1.5 土地流转后对农业从业劳动者有一定侵害 | 第19-20页 |
4.2 农民土地权益易被侵害的原因 | 第20-22页 |
4.2.1 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被曲解 | 第20页 |
4.2.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残缺 | 第20页 |
4.2.3 社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长期缺位 | 第20-21页 |
4.2.4 现行的法律、法规存在缺陷 | 第21页 |
4.2.5 政府对土地流转干预过度 | 第21页 |
4.2.6 农民自身素质较低,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 第21-22页 |
5 保障农民土地流转权益的基本思路 | 第22-28页 |
5.1 牢固树立物权观念,强化细化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建立保障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长效机制 | 第22-23页 |
5.1.1 进一步确立农民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观念 | 第22页 |
5.1.2 以股份合作制形式把集体土地的所有权明晰到社区全体成员 | 第22-23页 |
5.1.3 建立体现农民所有权的土地股份合作社 | 第23页 |
5.2 改革非农土地使用制度,建立确保农民集体土地权益的长效机制 | 第23页 |
5.2.1 在土地流转和征用土地中,应当严格区分经营性和公益性两种不同用途 | 第23页 |
5.2.2 对于“经营性”非农用地可以通过多种集体土地开发利用模式,形成新的土地开发理念和新的利益关系 | 第23页 |
5.3 完善征地补偿办法,建立被征地农民的安置、失业与基本生活保障的长效机制 | 第23-24页 |
5.3.1 完善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办法 | 第24页 |
5.3.2 创新土地征收安置模式 | 第24页 |
5.3.3 加土地流转大农民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就业平 | 第24页 |
5.4 确立农民在承包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决策权,建立确保农民权益的土地流转机制 | 第24-26页 |
5.4.1 坚持平等协商、自愿的原则 | 第24-25页 |
5.4.2 承包土地是否流转,需要民主决策 | 第25页 |
5.4.3 坚持土地有偿流转 | 第25页 |
5.4.4 强化合同管理 | 第25页 |
5.4.5 培育农业用地使用权市场中介机构化 | 第25-26页 |
5.4.6 建立土地流转的信息公开 | 第26页 |
5.5 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 | 第26-27页 |
5.5.1 规范土地流转原则 | 第26页 |
5.5.2 规范土地流转形式 | 第26页 |
5.5.3 严格规定土地流转受让方条件 | 第26-27页 |
5.5.4 规范土地流转手续 | 第27页 |
5.5.5 规范土地流转行为 | 第27页 |
5.5.6 规范了流转土地的用途 | 第27页 |
5.6 切实规范和加强指导农村土地流转工作 | 第27-28页 |
5.6.1 农村土地流转应当主要在农户间进行 | 第27页 |
5.6.2 规范企事业单位和城镇居民租赁农户承包地 | 第27-28页 |
5.6.3 加强对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领导 | 第28页 |
5.6.4 地方各级政府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农村土地流转的指导和管理工作 | 第28页 |
6 国外土地制度的与我国差别及经验 | 第28-32页 |
6.1 所有制度不同 | 第29页 |
6.2 土地交易制度不同 | 第29-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5-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