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经济补偿金基本概念的辨析 | 第10-16页 |
| 一、经济补偿金概念及特征的辨析 | 第10-12页 |
| (一) 经济补偿金的概念 | 第10-11页 |
| (二) 经济补偿金的特征 | 第11-12页 |
| 二、经济补偿金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12-16页 |
| (一) 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的辨析 | 第12-14页 |
| (二) 经济补偿金与违约金的辨析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经济补偿金基本原理的辨析 | 第16-21页 |
| 一、国内有关经济补偿金性质的学说 | 第16-17页 |
| 二、对主要学说的评析 | 第17-19页 |
| 三、笔者对经济补偿金性质的认识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国外有关经济补偿制度的规定及借鉴分析 | 第21-26页 |
| 一、英国、德国及法国的经济补偿制度 | 第21-23页 |
| (一) 英国的经济补偿制度 | 第21-22页 |
| (二) 德国的经济补偿制度 | 第22-23页 |
| (三) 法国的经济补偿制度 | 第23页 |
| 二、不同国家经济补偿制度的借鉴分析 | 第23-26页 |
| (一) 经济补偿的适用范围一般限于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形 | 第23-24页 |
| (二) 雇主解雇时预告期的规定灵活多样 | 第24页 |
| (三) 经济补偿的支付标准具有层次性 | 第24-25页 |
| (四) 经济补偿的支付标准规定上下限 | 第25-26页 |
| 第四章 我国关于经济补偿金现行规定存在的问题 | 第26-29页 |
| 一、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主动提出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 | 第26-27页 |
| 二、预告辞退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 (一) “不能胜任工作”缺乏具体的参照标准 | 第27页 |
| (二)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规定过于笼统 | 第27页 |
| (三) 预告辞退通知期的规定未考虑劳动者的差异性 | 第27-28页 |
| 三、经济性裁员中工会的职能缺失 | 第28页 |
| 四、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缺乏层次性 | 第28-29页 |
| 第五章 我国经济补偿金适用问题的完善 | 第29-33页 |
| 一、区分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 第29-30页 |
| 二、关于预告辞退支付经济补偿金具体规定的完善 | 第30-31页 |
| (一) 明确“不能胜任工作”的具体参照标准 | 第30页 |
| (二) 明确“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具体情形 | 第30-31页 |
| (三) 预告期的规定应考虑劳动者的差异性 | 第31页 |
| 三、强化工会在经济性裁员中的作用 | 第31-32页 |
| 四、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应体现层次性 | 第32-33页 |
| 结语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 致谢 | 第36页 |